雷喜梅:《科技之光》上“星”的前前后后

人们不应忽视公元1995年5月8日这个日子。也许将来的中国电视史和中国科技史会分别郑重地将这一天载入史册。因为,从这天起,中国的电视屏幕真正拥有了一块属于科技的园地。

这块园地的耕耘者,是一位名叫赵致真的人和他领导下的武汉电视台。播种的是大型电视科普专栏节目《科技之光》。

如果说当初有人对此举还怀着这样、那样的困惑的话,那么,最近3年的实践已经使许许多多人意识到,《科技之光》问世的意义,远远超出电视和科技本身,它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无法估量的作用。同样的,“5月8日”也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在这个日子的前面和后面,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铭刻在心,播扬于世……

雷喜梅:《科技之光》上“星”的前前后后

赵致真说:荧屏,莫让科学叹息

1995年5月第一周的《武汉广播电视周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就《科技之光》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卫星向亚太地区传播答记者问。他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宣布:“从5月8日起,我们的《科技之光》将覆盖神州,映照山河。”

洋洋数千言的答记者问,是这个一台之长多少个日子思考的结晶。他在回答提问,但更象自问自答:

为什么要开办大型电视科普栏目《科技之光》?为了用电视的船向科学的彼岸“普渡众生”。

武汉电视台为《科学之光》播出作了哪些巨大努力?倾全台之力,包括人力、财力、物力。

作为一个地方电视台,为什么要干面向全国的事情?一言以蔽之曰:精忠报国。

赵致真侃侃而谈。至今我们从这张报纸中依然能够感受到他的博大胸怀和万丈雄心。当然,其中也透露出他的许多感慨。他说,并非到处都是鲜花和掌声,我们也遇到一些不应有的误解和阻碍。他说,我们这件梦寐以求的事情的做成,历尽了艰辛和坎坷。

的的确确,赵致真为了中国的科普事业奔走呼号了多年,身体力行了多年。

早在1986年,赵致真就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电视科普的宣言式千字论文:《荧屏,莫让科学叹息》。在这篇文章中,赵致真以他特有的行文方式提醒人们:“少一点声色、浮华未必是民族的损失,多一点奋进好学,倒是国家的大幸。”他在分析了日本等发达国家电视科普的份额后写道:“诚然,我们应该通过电视请人们欣赏歌舞,教人烹调、穿时装,乃至描眉画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科技落后科盲充斥,正决心奋起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里,我们难道不应该让电视多满足人们一些更清醒的需求吗?”

这篇短文,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是汉阳人艾知生(已故),他对这篇文章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批转给中央电视台各部门参阅,从以后的情况看,此举为中央电视台成立科技部和支持《科技之光》进入第七套卫星节目埋下了伏笔。

这一年,武汉电视台在本市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地方性科普影视协会,并和北京、上海等10省市电视台共同筹办了全国城市台科普节目展评活动。

也是在这一年,由赵致真撰稿的科普片《欢迎你,哈雷彗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获得《科技与生活》栏目年度评比一等奖,优秀解说词一等奖。同时获得全国城市台优秀专题节目一等奖。

担任武汉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科普影视协会理事长的赵致真,从此以后便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科普电视片的创作和科技宣传的实践中。80年代,由武汉电视台摄制的科普片有:《白鲟》、《白鳍豚》、《我们应该长多高》等。

1991年7月,武汉电视台科技部成立,这是全国电视台中第一个科技部。最初只有9名职工的科技部,设有科普、专题和医疗卫生组,随着《科技天地》栏目的开办,科技开始在武汉地区有了自己的天地。反映科学家成就的人物系列片《科技精英》向我们走来;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片《电子信息之光》、《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等为荧屏增色;一次次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搅动了武汉三镇。

《科技之光》上卫星之前,一部名为《凯丽阿姨讲科学》的100集系列片首先在中国荧屏上刮起了电视科普的惠风。时任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的宋健同志热情为该片题词。

这些最初的科普果实,是那样的黄澄澄、沉甸甸,它由一群忠诚于科普事业的人耕耘、播种,而这其中的每一颗果实又无不以其内在的生命张力推动着中国的科普事业向前迈进。

点燃科普宣传的爝火

1993年底,武汉电视台迎来了10周年台庆。赵致真雄心勃勃,决心逢十进一,再展鹏程。

第二个10年的最初几年,武汉电视台先后完成了两个主频道的全天候播出和武汉电视新闻的滚动播出。而最大的手笔依然是赵致真情有独钟的科普宣传。

1994年夏,异常炎热的武汉有一批人以异常的眼光关注着彗星与木星的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对遥远的天文现象作出准确的预测。赵致真再次挥动科普的大笔,奉献给国人一部经典科普片:《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

彗、木星相撞前后,武汉电视台开辟天文知识的热线电话,赵致真亲自值班,解答观众的提问。同时,一个摄制组在紫金山天文台跟踪采访,发回的10多篇报道在《武汉新闻》中及时播出。

武汉电视台由此走向了世界。这年夏天的晚些时候,《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在英国拉夫伯勒世界传媒科学协会第三次大会上被评为最佳影视片,国际天文学会由此特邀此片的撰稿者和摄制者参加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世界天文学大会。同年9月,赵致真代表中国电视传媒,出席世界科技传播大会,就在这次会议上,他站在国际讲坛上深情地说:“我的祖国正大踏步地摆脱贫困,我们也正在努力摆脱愚昧。我和我的同事们有一个心愿,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民族能为人类贡献出另一个牛顿或爱因斯坦。”与会者对这番肺腑之言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1994年对于武汉电视台来说,是科普节目获奖年,是科普宣传走向世界年,也是反击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年份。

人们不会忘记当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两件事,邱氏鼠药案和所谓的沈阳怪坡。前者,5位科学家在一审中败诉;后者,连中国最权威的报纸也刊发了消息。

面对猖獗的伪科学,武汉电视台挺身而出。为了资助科学家继续打官司,他们慷慨解囊。两万元并不算多,但它体现出的科学正气无价。随后,他们还摄制专题片,从舆论上支持科学家们坚持科学的立场。

连权威报纸都宣传了的沈阳怪坡。有必要刨根问底吗?有!科技部的记者回答:“我们要用心思考,绝不人云亦云。”一行人驱车几千公里,实地考察拍摄,以无懈可击的观察分析,制作了电视片《怪坡揭秘》,揭开了这个散布全国的科学谎言。

这一年一个平凡的日子,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赵致真了解到中国教育电视台有3个卫星频道,但他们的制作力量不足。他后来回忆这年5月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历史性商谈后说:“我们双方正是难得的互补关系,于是就一拍即合,决定共同开办《科技之光》。这样,我们的节目可以丰富他们的屏幕,他们的频道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大的舞台,我们共同的目的,就是用电视普及科学知识。”

1994年11月,武汉电视台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正式签约,决定联合制作《科学之光》电视专栏。

现在想来,这份合同具有先见之明。因为,之后不久的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

春天,30多号人开进北京城

1995年初春,时冷时热。但在武汉电视台却始终呈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围绕《科技之光》的登台亮相,科技部动起来了,新闻部动起来了,全台都动起来了。老将新兵,个个磨拳擦掌,记者、编辑,争先恐后地申请到北京记者站工作。

省市领导为催开《科技之光》这朵奇葩播洒雨露。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钱运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原市委副书记、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岩,市委常委、原宣传部部长、现市政府副市长李宪生等倾尽全力支持此项工作,明确指示武汉电视台把《科技之光》的开办当成一项为祖国和民族做贡献的重大工程。

另一项支持也非常及时。元旦刚过,武汉市人民政府在紧缩编制的情况下,破例为《科技之光》专批了30个编制。

对于当时只有200来人的武汉电视台来说,一次增加30个编制,意味着实力大增。他们十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新鲜血液,招聘的几乎都是高层次理工科人才。目的非常明确:充实科技采编力量。

这年春天拟就的武汉电视台年度财政预算也很特别,列在第一项的是一笔巨额资金:1200万元。用途:为《科技之光》开办添置设备,租借工作用房,增购交通通讯工具,采购国外优秀科技专题片。用这么多钱搭起科普宣传的舞台,对一个地方电视台来说,难免有点跳起来摘桃子的味道。

有人曾经为武汉电视台算了这样一笔帐,如果将1200万元用于建房,全台职工每人可增加20平方米的住宅面积,如果用于购置车辆,平均每3人就会拥有一辆中档轿车,如果将这笔钱投资能够增值的领域呢?

但是,武汉电视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科普宣传。因为他们坚信,这种努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月28日,30多位朝气蓬勃的电视工作者在建成不久的汉口新火车站登上列车,北上首都。3月1日上午顺利地到达北京记者站,同时抵达北京的还有价值600多万元的电视设备和5辆轿车。这支科普宣传队伍将营寨扎在了首都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中国各省、市在北京设立的最大的一个记者站。

“千里迢迢,远离亲人,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对我们已不算什么。”北京站首任站长何涛在接受《中华新闻信息报》记者采访时说:“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地位与所处环境不太相称。”

何涛的上述表白系有感而发。在最初的日子里,诸如:“武汉台怎么采访到北京?”“同志,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某部”之类的话不绝于耳。当然,北京强手如林,一个地方电视台记者,置身京城,要想采制出高质量的科技节目,不使出浑身解数是不行的。但他们更多的是以热忱、真挚和执著获得信息,结交朋友。

社会名流的参与和支持为30多号人在北京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欣然担任《科技之光》的总顾问,并为之题词:“扬电视之长,放科技之光”。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以及何祚庥、张开逊等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加入到《科技之光》顾问行列;《宋健谈开创科普工作新局面》已经录制完毕;中国科协也已决定以宣传部和普及部的名义参加《科技之光》的协办。

“亚太一号”卫星向武汉电视台招手,向《科技之光》招手。

登上“亚太一号”

1995年4月25日晚,《科技之光》大型文艺晚会在北京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

这台节目是由武汉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既是为了庆祝《科技之光》卫星电视栏目即将开播,也是为了迎接5月底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在这个晚会上,赵致真正式宣布了《科技之光》5月8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的消息。

5月7日晚,武汉电视台19频道的《武汉新闻》发布了下列消息:

从5月8日起,光纷影杂的中国电视荧屏将开辟出一块科学独享的园地。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联合开办的《科技之光》栏目将在每晚20点到20点50分播出,通过亚太一号卫星覆盖全国。

《科技之光》总编、中国教育电视台台长宋成栋和该专栏执行主编、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一致表示:我们的节目难免是幼稚和肤浅的,但怀抱着一颗热爱科学的心,我们永远不会畏缩羞惭。如果我们的贡献能为中国的电视荧屏增添一点知识的含量,为中国孩子的成长增添一点科技的营养,那便是最大的欣慰和报偿。

当天的电视新闻还详细介绍了《科技之光》的栏目设置情况。其中有:《科技日历》、《科技瞭望》、《科海放谈》、《科学家,你好》、《知识宫》、《人·生命·生活》、《科技影视长廊》等,除《科技瞭望》后来改为《科技报道》外,其他栏目都保持着当初的“原汤原汁”。

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跋涉,时钟终于转到了1995年5月8日20时,在“亚太一号”卫星能够覆盖的东南亚部分地区和中国大部分地区,无数电视观众从中国教育电视台的频道中忽然发现了扑面而来的科技气息。画面是新鲜的,音乐是新鲜的,内容更是新鲜的。

在这50分钟节目里,人们认识了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了解到国内外最新科技动态;中国科技界的最高决策者宋健在《科海放谈》子栏目中畅谈科普工作,他吁请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界和新闻界团结一致,将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做好、做扎实。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百岁老人、农学家金善宝也再现在当天的屏幕上,采访他的是3位中学生。这一创举,是赵致真的“专利”。他以文学家的笔调描述说:“这是晚霞和晨曦的辉映,老干对新芽的冀望。”

首期《科技之光》中的《科技影视长廊》播出的是系列片《跨越2000年》,它寓意十分深刻。旨在告诉人们用科学的思想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而所有这些,是中华民族在现在乃至下一个1000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基本的条件。

半个月后,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如果我们相互关联地思考,那么,可以认为,《科技之光》的开播,是给这次大会捧出的一份最有份量的礼物。同时,这次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它为《科技之光》的茁壮成长进一步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次“上星”

在公元纪年逼近2000年的时候,中国一次次吹响科学的进军号角。《科技之光》在这个大好时光为我们的时代增光添彩。武汉电视台因之名声雀起。

1995年10月7日,武汉电视台记者李彤路、奚炎庆、邹悦从巴黎发回消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儒勒·凡尔纳奖评选活动昨晚在此间落下帷幕。武汉电视台一举赢得这一殊荣。

儒勒·凡尔纳奖1990年始设,每年评选一次。主要用以表彰世界各地致力于科普宣传的电视机构。中国的武汉电视台与美国、瑞士、匈牙利和智利等国家的4座电视台是本年度的候选者。

赵致真参加了此次儒勒·凡尔纳奖的评选活动,他带去了介绍《科技之光》的专题片《让科学的光芒照耀中国》和科普片《当彗星撞击木星的时候》等节目。国际评委们对武汉电视台为中国科普事业作出的巨大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同意将本年度的儒勒·凡尔纳奖授予武汉电视台。

从巴黎返国,赵致真直飞北京。他要与北京记者站的同志一起分享获奖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与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副台长李东生等商讨《科技之光》合作事宜。

在此之前,中央电视台已决定在原有的4套节目的基础上,又增加4套节目,其中,第七套节目以军事、科技、农业为主,这样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正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的《科技之光》。

10月下旬,赵致真带着儒勒·凡尔纳奖和一份新的上“星”合同回到武汉。随后,与他的同事们一道对《科技之光》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对栏目进行整体包装,增设《创造与发明》、《科技书架》、《科技综艺》等栏目。台长们的意见也高度一致,通过了赵提议继续充实《科技之光》采编力量的方案。

武汉电视台不负众望,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向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转移。11月30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中正式推出大型电视科普栏目《科技之光》,每晚9点40分,次日中午11时30分在同一频道中重播。

《科技之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影响更大,给更多的家庭、更多的观众送去科学的光辉。香港英文杂志《WINDOW》在评价中央电视台的4个卫星频道时说:“其中科技节目是武汉电视台制作的,这是工业界观察家认为当今中国最好的科技节目。”

1996年2月5日,《人民日报》以《科技之光常映百姓家》为题报道了武汉电视台10年钟情科普宣传的事迹,并配发了编后话。编后话援引赵致真的话说:“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科技投入,不拿出足够的经费进行科技普及,就等于在21世纪的人才智力战面前进行单方面的裁军。”该文呼吁有更多的新闻媒体投入到科学普及的伟大事业中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恪尽职守。

此后第四天,也就是2月9日,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出席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的代表,赵致真作为中国地方电视台的唯一代表受到了亲切接见。

在这次会议上,武汉电视台被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赵致真作了题为《电视应承担科普宣传的道义和责任》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好评。

2月2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登载了赵致真根据这次发言整理的文章,该报的“按语”称赞武汉电视台“投资”《科技之光》具有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勇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央领导的关怀,国际国内的舆论褒奖,激发了武汉电视台投身科普事业的更大热情,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更大支持接踵而至。

“中关”工委参与合办《科技之光》

武汉电视台1996年度成果丰硕。这一年,武汉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灾,荣获省、市“战胜1996年特大洪水立功单位”自然是意料中的事。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是:开通3个有线频道,实现无线、有线结合,综合频道和专业频道配套的格局。

不到300名正式职工的武汉电视台,面对武汉本部艰巨的宣传任务,是否放松了科普宣传呢?我们可从“武汉电视台1996年10件大事”中寻找答案。其中的一件大事这样写道:

《科技之光》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参加合办,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科技之光》研讨会。中央电视台补助这一节目365万元。努力办好《科技之光》已正式写进《武汉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九五规划》。

这件“大事”的信息量很大,核心内容是“中关”工委的加盟。

事情的缘起是1996年春节前夕的大年三十下午3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照华和该委员会国际友好交流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武汉电视台北京记者站,提前给留京的《科技之光》栏目记者、编辑拜年。当听完赵致真的汇报后,王照华感触颇深,并萌生了与武汉电视台合办《科技之光》的念头。

此前,受王照华同志派遣,“中关”工委的一班人马曾来到武汉电视台考察调研。

武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京后,他们写了专题报告。报告中写道:武汉电视台对科普宣传的认识之高、投入之大、效果之好是令人赞叹的,我们认为,应该大力扶持、总结、表彰和推广。

这次考察调研,直接促成了“中关”工委参与合办《科技之光》。1996年5月8日,是《科技之光》开播一周年的纪念日,在“中关”工委的召集组织下,来自各方面的负责同志以及关心祖国科教事业的老同志和专家学者齐聚人民大会堂,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办好《科技之光》节目,加强面向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出席研讨会。

王照华在研讨会上宣布:“‘中关’工委参与合办《科技之光》。”他阐述参与合办的缘由时说:“‘中关’工委认为,《科技之光》是我国电视界第一个综合性科技栏目,是党中央发出科教兴国伟大号召后,在科学普及领域中绽开的一支鲜艳花朵。”

宋健发表书面讲话。他提醒人们: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由此审视武汉电视台最近10多年来钟情科普宣传,着意营造科学“生态环境”的行动,那么,他们实际上是顺应着时代的大潮,高举着科学的大旗,付诸“增强国力”的实践,他们的科普宣传闪烁出的科技之光,也是精神之光。

这天晚上的《科技之光》署上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电视台主办等字样。那时,《科技之光》的采编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是年青人的队伍。现在又有许多可亲可敬的长辈做“合伙人”,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赵致真引用谚语说,“没有年青人的世界是寂寞的,没有老年人的世界是寒冷的。”他说:“我们心中现在有了一种很好的感觉,那便是:温暖。”

以关心下一代成长为宗旨的“中关”工委下决心来支持电视科普,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重要信号,标志着我们的社会正进一步充分认识到关心下一代要从关心他们科学素质的提高抓起。

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科技之光》坚定地走过了第一年后,由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参与,脚跟站得更稳,步伐迈得更快。

1996年9月18日,在首都北京,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李东生与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在1997年科技宣传合作协议上签字。

11月,在韩国拍摄的10集系列专题片《科技大宇》完成后期制作,此片播出后,反响强烈。

12月,反映首届国际科技馆大会的5集专题片《北欧纪行》与观众见面。

这一连串的成绩将《科技之光》带入了1997年。新的一年,依然气象万千。9月在北京举行的“辉煌五年成就展”,《科技之光》展板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意味着《科技之光》继续走向辉煌。

第八届魁北克国际科技影视节1997年10月2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落幕。武汉电视台选送的科普片《当我们站起来之后》获主席特别奖。这一奖项是由大会主席团直接评选和授予的。

一年一度的魁北克国际影视节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科技影视节之一,1990年开始举办。影视节期间,武汉电视台代表就中国科技电视和武汉电视台的发展现状作了专题演讲,并回答了与会者的跟踪提问。

转眼到了1998年春天,北京西山的枫叶红了三度,绿了三度。武汉电视台的《科技之光》一以贯之地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它已在中国科普园地里深深地扎下了根系,在中国的亿万观众心中扎下了根系。伴随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科技之光》更加生机勃勃。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为《科技之光》北京记者站题辞。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著名科学家周光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科技之光》寄予厚望。

每天一个小时的《科技之光》给予观众享用不尽的是精神的和知识的食粮。仅以其中的《科海放谈》栏目为例,已经播出了近300期。从臭氧空洞到厄尔尼诺,从疯牛病到克隆羊,从所谓的水变油到伪气功,从磁悬浮到智能交通,……这些公众关注的科学热点,成为节目的谈资并进而转化为百姓的谈资。人们在“放谈”中明辨是非,增添知识。

《科学家,您好》已播出了近300期,来自武汉市各中学获得奥林匹克数学奖、物理奖的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先后到北京、上海、大连、西安等地采访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展示他们多彩的人生里程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科技综艺》栏目给过多“声色犬马”的文艺舞台带来一股浩然正气。在这3年里,武汉电视台的转播车先后出现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北京三〇一医院、大亚湾核电站和西双版纳勐伦镇热带植物园,摄制了一场场科技文艺晚会。无论是反映中国航天人风貌的《飞出地球村》,还是讴歌医学工作者光辉业绩和奉献精神的《爱的凯歌》,无论是歌唱核电工业建设者的《走进大亚湾》,还是表现边疆植物学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绿色的祝愿》,都涌动着电视工作者的激情,显露出别样的追求。

据武汉电视台分管文艺的副台长贾之实透露,今后,他们还将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三峡工地、远望号科学考察船和南海钻井平台等地现场摄制《科技综艺》节目,他们的目标是,为中国电视文艺吹进一股清新的空气。

眼下,时值《科技之光》开播3周年纪念之际,武汉电视台正着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赵致真主编的《科海放谈》和《科学家,您好》两本书已经付印,“我看《科技之光》”征文的稿件象雪片般飞来。

一而再,再而三。对于武汉电视台来说,科技宣传之气可鼓而不可泄。在迈向21世纪的征程上,我们相信,《科技之光》不仅能登上20世纪的顶峰,也一定能够创造跨世纪的辉煌。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3/10/59/28792.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