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维海: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前诗文征集秘闻

1957年夏,为庆祝长江大桥通车,《湖北日报》公开发表了一些名人的稿件,但其成稿过程鲜为人知,书信手迹未能见报。时值大桥通车40年纪念日,我们把这些“原汁原味”的史料奉献于读者面前。

1997年10月15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满40周岁。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确定的141项(后扩展为156项)重点骨干大型基本建设项目之一。大家知道:长江自古以来被称为“天堑”,我国贯通南北的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在长江大桥建成以前,被长江分割为京汉铁路(解放前叫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火车过江只能靠专用的过江轮渡一次载运几节车皮来完成。大桥建成通车后,京广干线畅通无阻,当时就有人形容说中国“治愈了高位截瘫”。故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意义之重大,决不仅在于武汉市而在于全国。她很自然地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以至全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关注。大桥通车前夕,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就从公路桥面上走过全桥。《长江日报》记者富强同志当时发过一篇通讯:《毛主席信步过长江》。《人民日报》、武汉地区的报刊以及全国有影响的一些报刊,都先后发表了一批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知名人士的文章和诗词,为报刊宣传大为增色。本文将介绍《湖北日报》社档案室珍藏的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知名人士有关大桥建成通车的信函、诗文手稿,以此纪念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40周年。

1957年夏天,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在即,为了更好地宣传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的重大经济、政治意义,《湖北日报》社抽调编辑、记者组成报道班子,提前于5月份进入角色,制定报道计划。这份计划中,提出了一个包括董必武、郭沫若、陈毅、老舍、梁思成等在内的约稿名单,并于7月份以报社编委会名义分别向其发出约稿信。考虑到领导同志日理万机,恐难以应约,但即使有一两位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知名人士来稿,也将使我们的宣传报道更加光彩夺目,大家说这叫“广种薄收”。为了“保险”,其后又接连发出两封催稿信,实在有点过于冒昧。

情况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许多领导同志都在百忙中给报社回信并寄来了诗文稿件。

董老接到约稿信后半个多月,就写成《闻长江大桥建成喜赋》五言律诗。这首诗先登在1957年8月份的《诗刊》上,我们只好予以转载了。及至10月8日,突然收到董老的亲笔来信:“接到你们三次信,要我为长江大桥写点纪念的东西,你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无奈我不会写,这些时事情又多一点忙不过来,拖下来了,很对不起。”董老接着说:“前听说长江大桥建成了,写了几句旧体诗,‘诗刊’社索诗时抄送去了,已登‘诗刊’八月号,后来作了些补充修改,现将补充修改的稿子抄送你社,不登报就最好。不登报,经过你处转送长江大桥管理处也好。”随信寄来的诗稿,说明是“应湖北日报约稿”,董老在诗前加了一个注释:“原稿曾登《诗刊》八月号,略加修改成现稿。”

董老这里说的“略加修改”,经与原诗对照,有4处绝非一般的文字修饰,如下:

耿维海: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前诗文征集秘闻

耿维海: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前诗文征集秘闻

经过修改的诗稿,比原诗更加流畅而气势磅礴。董老把“龟蛇在两边”改为“龟蛇在两端”,可见董老锤字炼句的功夫,这里,主体是长江大桥,“喜见铁桥悬”。龟蛇二山是在大桥的“两端”,长江的“两边”,虽“边”“端”一字之改,妙绝!据后来所见,已经收入《董必武诗选》的同一首诗,仍然是未经修改的,董老最后定稿的手书真迹,现就在武汉!

陈毅同志是在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典礼的前一天——1957年10月14日给编辑部复信的。陈老总在信中说:“得到你们三次来信,为庆祝长江大桥征诗,我努力应征,可是半月来总写不成篇。但我总要写一篇,以后写好后再寄上,现在时间来不及了。感谢你们征稿的美意,特此函复,并致敬礼。”收到信后大家都非常激动,国务院副总理、文韬武略的老帅,内政、外交、军机大事缠身,对武汉长江大桥这么关注,还及时亲笔回信,以普通作者身份同“爬格子”的编辑、记者交流思想,怎不令人倍加尊敬!这封信的手迹,同董老的手迹一样,从书法的角度看,也称得上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我国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同志接到约稿信后,很快便写成了一首新诗,嘱秘书“交报社”,结果阴差阳错叫另一家报纸先发表了。郭老发现后,立即要工作人员向《湖北日报》道歉,表示一定再写一篇。1957年9月27日,郭老陪印度副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博士访问我国南方,当日晨9时由杭州起飞,经2小时45分到达武汉,去东湖宾馆之前便赶向长江大桥。其时,大桥虽经过了试通车,但距正式通车典礼还有半个多月时间。用郭老文章中的话说:“一到了桥,气势真是难以言喻。请让我勉强用‘雄浑’二字概括吧。实际上,我只不断地在口里赞叹着:伟大,伟大,真是伟大!”“人是在地上,但也好象是在天上。”郭老“放任了自己的冲动”,从公路桥面一溜半跑下到铁路桥,沿着轨道奔了一段又下到桥底,再乘电梯上到公路桥面,实地看了一次大桥,比起想象中和从照片中得到的印象毕竟不同。但这次郭老只看到了白天的大桥,因此又发生了一个“奢望”,必须再看一次夜晚的大桥。当天下午,郭老陪国宾飞广州。28日上午国宾离广州回国,下午郭老又从广州飞回武汉,“奢望”得以实现。晚饭后看大桥夜景又是一番景象:“全桥就象一条玲珑透剔的火龙,但它并不蜿蜒,而是坦直的。它眷念着大地,一点也不想飞翔。”郭老乘车又经江汉桥到汉口看戏,原路再回武昌东湖宾馆,成为大桥通车之前乘车过大桥看戏的第一人。郭老说自己是第一次享受这样幸福的人,这是使我永远也不能忘记的纪念。”

郭老为《湖北日报》再写一篇的承诺兑现了。而这次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于1957年10月11日写成《永远的纪念》转来报社。在经工作人员用稿纸抄正的稿件前面,郭老用毛笔工整地题写了标题和署名。这篇文章刊登在10月15日《湖北日报》二版头条位置。在这篇文章中,郭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鲜明的新旧社会对比、诗一般的语言,对大桥作了沁人心脾的描述,成为直接宣传武汉长江大桥的所有消息、通讯、散文中的巅峰之作。

老舍同志是1957年9月27日亲笔复信的。他在信中说:“前接来函约稿,因忙尚未作复,甚歉!兹奉九二四函,诵悉一切。长江大桥的伟绩我未能亲眼看过,写不出动人的东西来,加以反右运动和国庆前后招待外宾,天天须参加许多的会,更无暇执笔……”这就非常恳切地说明了不能应约的原因。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也于1957年10月12日复信说:“……遵嘱匆匆写成这样一篇东西,只有感情,没有学术。现在送上,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请不吝大刀阔斧予以改正。如不合用,就请废弃好了。”随信附寄的稿件,2300多字,全部是梁老亲笔誊正的。为完整地保存原件,编辑重抄一遍,加了个标题《又一次辉煌的胜利》,一字未改发表。

还有一次令人难忘的约稿,是在大桥通车前夕向革命老人何香凝求字。大桥通车的前夕,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富春、陆定一、滕代远以及廖承志夫妇和他的母亲何香凝先期来汉,正式通车的前一天傍晚,何香凝老人坐在手推车上仔细参观了大桥,她兴奋地对记者讲:30年前来过武汉,当时过江坐木划子,现在有一座很好的大桥。老人讲广东话,廖夫人经普椿女士为记者充当翻译。当晚在老人下榻处璇宫饭店,记者抓住机会,请当代声望极高的女国画家、书法家、革命老人为大桥通车题字,经普椿同志向老人转达了记者的请求,老人非常高兴,当场索来文房四宝,前后只用了大约20分钟的时间,成诗一首:

大桥今日落成中,感谢工人建国功。

更谢苏联齐协力,民间从此乐无穷。

得到老人题诗,记者欣喜若狂,立即送回编辑部照相制版,次日见报。

当时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同志写给报社社长的一封信说:“应编辑部的要求,为纪念大桥落成写了几段新诗,请找内行的同志审阅修正。”同时寄来诗稿《大桥自唱——庆祝武汉长江大桥的诞生》,原信和诗稿都是随手用活页本上的道林纸书写的。

此次征稿活动中征集到的诗文,《湖北日报》从1957年10月初陆续刊用,到1957年10月15日长江大桥举行通车典礼的这一天达到了高潮,在这一天的报纸上,一版刊出董老的诗(手迹),二版发表郭老的文章,四版头条位置刊用革命老人何香凝的题诗(手迹),这样集中的编排是极其少见的。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3/11/06/28798.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