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远义:贱三爷汉阳民间机智人物的化身

几百年来,江汉平原一带就流传着贱三爷的故事,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尤其是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汉阳来的——贱三爷!”更说明贱三爷在民众中的位置。不过,这句歇后语是带有贬意的词汇组合,过去常用来骂人生得贱,“贱三爷”也就成了人们心中生得贱的代名词。其实,这是一起“冤假错案”,而且一错就是几百年,以讹传讹传到现在。现在该为贱三爷正名了,恢复其名誉,让贱三爷重现他真正的风采。

沈远义:贱三爷汉阳民间机智人物的化身

贱三爷的名字

汉阳县(现为武汉市蔡甸区)是贱三爷出生、成长、生活的故乡,位处长江与汉水交汇之间,是个水旱码头、粮米集散之地,历来成为南来北往、东迎西送的交通要道。贱三爷的故事能在这里发生发展,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社会根源的。

贱三爷和他的故事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流传了几百年,名字响当当,可是方志、史书均无记载,因而有无贱三爷这个人,就成了人们追根探源的焦点。

历来口耳相传的民间人物,常常无名无姓地出现,“从前,有个人……”等。如果接触到兄弟姐妹的故事,大多是以老大、老二、大姐、二姐等作为名字。在迄今为止已在汉族和40个少数民族中发现的规模不等的700多个机智人物故事群中,就有许多是带有数字的人物,仅带有“三”的人物,就有近50个之多,如三槐、大三爷、文三猴子、伍三矮子、何三麻子、细三跛子、徐苟三、徐家三爹、黄三姐、谎老三、胡三麻子、麻三相公、刘三巧、李三郎、三裁缝、王小三和贱三爷等。这些带有“三”字作名字的机智人物,绝大多数和他们的兄弟排行有关。贱三爷也不例外,他没有姓,除了名字中带“三”字以外,他的许多故事同大哥、二哥有联系,这说明他排行老三是没有问题的。

传说贱三爷原名健三,因“贱”与“健”同音,健三就成为贱三。其实是同音的转换。“贱”,《辞海》的解释为“地位卑微,人格卑鄙。”贱三爷从山野放牛伢,到扛长活、打短工、卖苦力、当伙计、耍手艺,总之,务农、做工、经商、打杂,从农村到城市,备受生活之磨难,饱尝人间之疾苦,的确是“地位卑微”。但是,他的“人格”却不“卑鄙”,其多变的身份,光彩的一生,非平常人等所能经历。他是劳动人民理想的化身,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贱三爷的“贱”不是自轻自贱,而是自豪自强!这可以从贱三爷的来历中得到证明。有一年春,贱三爷家无牛耕地,他就自己当牛拉犁耕田。财主刘善人对他说:“真遭孽呀,绳子勒进肉里,晓得几苦哟!你到我屋里帮我看家护院,有吃有喝,不会亏待你的。”说着拿出几个元宝摆在田埂上。健三把嘴一撇:“就这么一点点呀?”刘善人以为他动心了,连忙说:“嫌少呀?好办。只要你去我家,一切好商量。你说要多少?”健三嘿嘿一笑说:“我拉一天犁,可以耕这么大一块地,秋天就收这么大一块地的谷子,你能用元宝把这块地铺满吗?”吓得刘善人半天说不出话来,只好收起田埂上的元宝恨恨地说:“健三哪健三!你真是生得贱哪!”健三哈哈笑着说:“我就是鼎鼎大名的贱三爷嘛!”这则故事道出了贱三爷以贱为贵、以贱为荣,具有刚毅、强悍、洒脱、勇敢的思想和性格。贱三爷的“贱”的表现形式是“越是有钱的他越不怕,越是当官的他越敢骂,越是受苦的人他越肯帮,越是凶狠的他斗的劲越大。穷人有难找他,他马上就去;富人下帖也请不动他的大驾”。这里的“贱”岂能同低贱卑鄙、自轻自贱来划等号?显然不行。

贱三爷的来历

贱三爷的故事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更多的希望了解贱三爷这个人。贱三爷的来历,大致有5种说法:

第一种是以一位摆渡的艄公为贱三爷的原型。有位艄公叫老三,在汉水上义务为来往旅客摆渡。汉阳境内有座金牛山,山里藏有一头金牛,每年七夕之夜就哞哞叫唤,可是没有打开金牛山的钥匙,金牛出不来。有一位会识宝的“回子”,从一对老夫妇那里买到一条干丝瓜,那就是开山的钥匙。他半夜三更打开了金牛山,牵出了金牛,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牵过汉水。他到渡口要老三摆渡,许以很多银子,老三不肯夜渡。“回子”只好说是母亲病了,要过河去接医生,老三连忙起床摆渡。“回子”捧出许多银子要给老三,老三说:“我这是义渡,不收钱的。”摆渡中,金牛屙了一堆牛粪在船上。过河以后“回子”又要给银子,老三仍坚辞不收,并用水将牛粪冲到河里。天亮以后,旅客发现牛粪处闪闪发光才知是金子,人们知道后说他“真是个贱三,这便宜的银子不要。”

第二种是以贫农老三为原型。财主骂他“生得贱”,他却自豪地说:“我就是鼎鼎有名的贱三爷!”自此,“贱三爷”的大名就在江汉平原这块丰饶的土地上越叫越响。

第三种是以一位名叫三爷的武师为原型的。这位武师武功高强,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他教了许多徒弟,不免良莠不齐,有的自恃武功惹事生非。打赢了自无话可说,打输了就想找回场子出口气,可是又打不赢别人,只好求三爷帮忙。三爷不肯帮忙还说打得好,哪个要你去惹别人的;挨打活该!徒弟就谎称人家说是三爷的徒弟才打得狠些。三爷火了说,那我去会会他。后来徒弟们就说我们的师父是请神不动,一激就跳的贱命,暗地里喊他“贱三爷”,越喊越有名了。

第四种是由师爷转换过来的。旧社会汉阳县有许多人在衙门里做事,当师爷的就不少。“师爷师爷,半个县太爷”,权大得很。开后门的事自古就有,“得人钱财,为人消灾”,师爷也要为乡亲们办点事。这样一来,汉阳人有恃无恐,闯了祸,惹了官司,就大大咧咧地说:走呀,我们见师爷去。一来二去,“见师爷”和贱三爷混为一谈了。

第五种是由“贱三业”转换过来。汉阳县农村每年农闲时,或遇到灾年时,有许多人到城镇去谋生,各行各业的都有,其中有从事剃头、修脚、擦背3种行业的人,被人们视为低贱的行业,简称“贱三业”。在贱三爷的故事中,贱三爷同财主、商人、高利贷主等坐在一起喝茶。这些人都瞧不起他,吹嘘自己的生意如何大,如何体面。他们问贱三爷是做什么生意的,贱三爷说我说出来要吓你们一跳:皇帝的脑壳我敢摸,王公大臣的背我敢搓,我还敢捏王母娘娘的脚,你们哪个的生意敢跟我比?他们一听真的瞪大了眼,等看到贱三爷摆出剃刀、毛巾、修脚刀才明白,惊讶地说,原来是“贱三业”呀。贱三爷自豪地说:我就是贱三爷!

以上列举的5种说法中,前3种是有生活原型的,后2种是属于附会而成。人们对“贱三爷”的来历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大多数认为贱三爷这个人物是虚构的。

我认为贱三爷是实有其人的。因为专做好事,为人们造福,专爱打抱不平,为人们伸张正义,贱三爷成为人们的保护神。他不为名,不为利,又有个不怕鬼、不信邪、不向权贵与邪恶势力低头的怪脾气,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人们希望他能够有更大的本领,为人们做更多的好事,于是把许多人的言行集中附会在他一人身上,用他的言论、行动表现出来,使他更具有代表性。众多机智人物有的有生活原型,有的全然出自虚构,尽管情况各不相同,但都是人民群众按照艺术创作的需要塑造出来的,并且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加工润饰的艺术形象。因此,贱三爷应该是有生活原型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他的原型到底是谁,无法作出准确的判断,当然,说他是艺术虚构也无不可。

贱三爷的特点

民间文学中的机智人物包括劳动者型和非劳动者型两大类。无疑,贱三爷属于劳动者型一类,这可以从贱三爷的许多故事中得到认证。他从事过40多种职业:长工、牛倌、挑夫、猎人、猪贩、裁缝、厨师、郎中、石匠、木匠、铁匠、铜匠、泥瓦匠、篾匠、伙计、朝奉,更干过使他赖以成名的“贱三业”,都说明他是地地道道的劳动者。有时,贱三爷还干过其他的行业,他教过馆,算过命,当过神汉作过媒,衙门里当差作师爷。他是民间传说与故事中的一种常见的人物类型,是一个地区知名度颇高的民间文学人物形象。

贱三爷是人民群众的代表,人们把自身职业中的传说、故事移植在他们喜爱的贱三爷身上,让他代表自己去说话、做事,才使他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他特殊的个性,使他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

贱三爷与民间文学中的众多机智人物比较,有4个特点:

贱三爷是中国唯一一位流传在城镇人民群众中的机智人物

据统计,我国民间传说有700多位机智人物,除宫廷人物外,其余的机智人物大多是乡村人物。许多专家学者过去都认为城市里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民间文学,而贱三爷的出现填补了空白。他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农民,常常在城镇、码头做工,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镇户口。他的故事除反映农村日常生活内容外,大量反映的是城镇生活。这是湖北境内乃至全国其他机智人物所不具有的。贱三爷故事不仅作为城镇机智人物故事而且还将作为城镇口头文学的代表作而受到民间文艺界的珍视。贱三爷既是劳动者型的机智人物,也是非劳动者型的机智人物,更是城市型机智人物,无论士、农、工、商,仿佛都可以从贱三爷身上,照见自己的身影。

贱三爷的一身武功是任何机智人物都没有的

我国历史上的智者,不论是在宫廷周旋于皇族官宦之间,或是扎根于贫民百姓之中的,为数众多,都是耍嘴皮子呈口舌之利,虽然一时在口头上获得胜利,最终还是败在强力之下,这是可叹又可悲的。人民群众想改变这种命运,希望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有无所不能、无所不至的力量,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人是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在贱三爷身上得到了实现。贱三爷不只是为个人的生存而奋力挣扎,而且还保护弱者,主持正义,同豪强势力抗争。因此,人们不仅赋予他以随机应变的机智,还赋予他以超群出众的武功,使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的生活面比起其他机智人物来说就广阔得多,也成为他走南闯北且战无不胜的资本。贱三爷的一身武功,不仅保护了自己,也是他用于解群众之危难,救百姓于水火的武器。在古代,人之习武是常事,手工艺人走街串巷,常受到恶人的欺负,他们习武是为了保护自己。所以,贱三爷有一身武功并不奇怪,在贱三爷的故事中,他常常以武功惩恶扬善,真是大快人心。

贱三爷把县令让给大哥,自己却当师爷是其他机智人物所不具有的

历代机智人物中不乏官场人物,他们有的是朝廷宠臣,有的是世袭官宦,象贱三爷这样凭着几副对联就中状元、任县令的泥腿子,可以说根本就是捏造(见《赶考》)。传说中有生活中无的事怎么演化来的呢?不外乎出于人们善良的愿望:想要有一位能为百姓说话的好官,把人们想说不能说,想办不能办,有冤无处伸的历史颠倒过来。这样一来,贱三爷金銮宝殿上和皇帝对对联,金榜题名中状元、当县官的事就在人们口耳相传中形成了。这里有段插曲,贱三爷自己并没当县官,而是让大哥去当县官,自己当师爷协助大哥办事。这不仅典型地反映了贱三爷的独特性格,也印证了“汉阳县出师爷”的民俗。贱三爷确实不负众望,当师爷之后为民作主,灭了官宦的威风,打击了显贵的嚣张气焰;救民于水火之中,解民众如倒悬之苦。许多平常百姓根本办不到的事,贱三爷办到了,出了百姓心中的怨气,让官僚特权阶层憋气,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创造的奇迹,自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这也是贱三爷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的原因。

贱三爷的归宿与所有机智人物不一样

在现有的全国机智人物中善始善终的不多,有的偶尔出现却没有结局。而贱三爷却是有始有终叶落归根的唯一的一个。历代的清官没有几个是有好下场的。他们所作的一切虽然是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皇权,但是也必然会受到特权阶层的反对和打击,最终以撤职查办、甚至以下狱杀头为结局。贱三爷知道自己的力量有限,无法改变社会,处在胳膊扭不过大腿、独木不成林的位置。仅靠自己嬉笑怒骂、惩罚几个奸佞无补于社会,看到的尽是腐朽黑暗的东西,更加心灰意冷。他过了几天“官瘾”,为民办了几件畅心快意的事,爽爽快快地挂印弃官而去(见《挂印弃官》)。有人说,贱三爷这一走太可惜了,他本来可以做一些大事的。有人说,贱三爷是明智的,如其落得一个撤职查办或更惨的结局,不如尽早急流勇退,在人生旅途中划一个圆满的句号。只有这样的结局才是智者的选择,也更加体现了贱三爷故事的真实性。挂印弃官到他七老八十回故乡,这段时间决不会是空白的,他仍然会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群众作好事、出怨气、济困扶危。七老八十以后呢?我想他仍会散发余热。这不啻给我们一个深刻的提示,活着就要为人民做几件快意舒心的事,才不负到世界上走一遭。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3/11/14/28810.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1:13
下一篇 2024年7月3日 上午11: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