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它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的比喻语象谜面;后一部分的解说象谜底。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黄鹤楼上看翻船——”,这句歇后语不仅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会讲,就连在武汉生活较久的外地人也会说了。然而,如果要问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能够回答的人就不多了。它后一部分的解说语也有3种说法,形成3说并存。这也是不同于其他的歇后语之处。
小时候听父亲讲:早在清代,和汉口毗邻的黄陂县,有个人在山东做大官,发了不义之财,偏偏养了个报应儿子。这个少爷文不能提笔,武不能骑马,只会败家。他穿厌了绫罗绸缎,吃够了山珍海味,玩遍了花街柳巷,仍不满足。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新鲜游戏:命令仆人们抬着几箱极薄的金叶子,到黄鹤楼去飞金。太阳当顶时,一阵阵的风把楼上撒下的金叶子吹向江面(清代黄鹤楼是紧靠长江边),金光霞亮就象一群群翩翩飞舞的蝴蝶,大小船只上的人争先恐后地去抢天上落下来的金叶子,江面上乱成一片:有的小船撞翻了;或者人落了水,别的船只上的人还是只顾去抢。这个家伙看了看,哈哈大笑,更加起劲地大把大把的撒。这时,黄鹤楼下有位老人向楼上高声吼道:“你们搞的么鬼唦,黄鹤楼上看翻船,见死不救!败子在楼上答应道:“这不能怪我,只怪他们要钱不要命”。
据说,这就是“黄鹤楼上看翻船”一语的由来。它的解说语是“见死不救”。
但是,有几种成语、俗语的辞典却是这样解释:“黄鹤楼上看翻船——袖手旁观”。并且援引严亚楚的长篇小说《龙感湖》第二十六回的一段话作为例证:“被敌人追赶的,当然是好人。既是好人,就不能黄鹤楼上看翻船,得要想办法营救”。
郑世忠编著的《歇后语两万条》、王陶宇编著的《歇后语大辞典》则是说:“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的人在使用这句歇后语时,其本意也是指“幸灾乐祸”。
本来,见死不救与幸灾乐祸,都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违背了做人的常理,是应该受谴责的。可是,旧社会的武昌,每到起大风,往往有一些人特地赶到黄鹤楼去。他们去做什么呢?真的是去看翻船吗?半个世纪以前,我一直为这个问题困惑不解。194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对这件事增加了一些感性认识。
那时,我家刚由汉口迁往武昌。有天起大风,邻居老孙和老李约我到黄鹤楼去玩。我觉得很奇怪:“这大的风能把人吹倒,为何偏要选择这个时候去玩呢?”他俩笑笑说:“你去了就晓得了。”去后,但见临江的胜象宝塔依托的平台上,已经站了不少人,凝神屏息地注视着江面。老孙告诉我:“一到刮大风,警钟楼和奥略楼上,还有江边,都有人在看……”,他的话未完,忽听有人惊叫:“哎呀!完了!”老李连忙指着江面要我看。这时,又有人如释重负地欢呼:“好哇!又出来了!”原来是只看去已被波涛吞没了的划子,居然奇迹般地又出现在浪尖上。老孙问我:“你再明白了吧?我们约你就是来看船。”老李解释道:“有人说‘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其实,要讲天理良心,我们倒不是希望发生翻船的惨事。不过是看看这些驾船的怎样和风浪搏斗?见识一下惊心动魄的场面。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无聊。这总比打麻将有味一些吧?”
当时,三镇已经宣布禁江,轮渡已经停航。然而有的驶往上下游的过境船只,还有一江之岸的去桨来帆,也有来不及靠岸停泊的,所以在掀天的浊浪中,还是有些舟船在苦苦挣扎。我看了只感到紧张得难受,建议他俩回去。
归途中,老孙说:“你太书生气了!有些跑江湖玩把戏的,父亲或者哥哥仰面躺在木桌上,双腿高举,两个脚板心顶着一架十几步的木梯,女儿或者妹妹就在上面表演翻梯的绝活,毫无保安设备,为什么能够吸引那多人去看呢?难道观众是想看到她摔下来摔死摔伤吗?不是的!看的人不过是寻求刺激而已。”
老李问我:“你读过《阿Q正传》吗?判处死刑后,阿Q被拾上一辆没有篷的车,两旁跟着许多张着嘴的看客;游街示众时,阿Q惘然地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你说吧:这些追随不舍,想围观‘出红差’的人,是什么动机呢?”
我没有回答他,因为我回答不了。
10年前,偶然和一位学长谈到这件往事,表示我对这种异常心态的不理解。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纷纭的世相后,并且告诉我:“某些家庭中有人去了汉阳或汉口,明知禁江,却因为某种重要原因,不得不赶回武昌。于是出高价雇了那种名叫‘浪里钻’的小划子,冒险过江。艄公凭着水上生活的丰富经验,使出‘甩戗’的绝技:紧握舵柄,高张风帆,巧妙地借助风力和激流的相互作用劈风斩浪地前进。有时,船倾斜到船舷几乎与水面平齐,只要乘客坐稳不乱动,一般是不会出事的。然而,这种乘客的家属心系亲人的安危,多半要赶到黄鹤楼或汉阳门的江边去看。就象民间传说《望夫石》中的妻子、《望儿滩》中的母亲那样。在社会上,的确还有趁火打劫或落井下石的坏蛋。可是,大风天到黄鹤楼去的人,并不都是希望看到翻船的”。接着,他满怀欣喜地说:“现在好了!有了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大风未来以前,过往船只可以事先停泊;有了武汉长江大桥,尽管轮渡停航,人们可以坐车,翻船的事自然就少了。”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3/11/17/28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