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歌,武汉新闻界的“巾帼英雄”

1996年的岁末,一个纤弱、瘦削的女子,又一次肩背行囊,身挎相机,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远赴东南亚地区采访。

几乎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派出的一个摄制组,正在武昌小洪山她的家中拍摄最后几个镜头,完成关于这位不平凡女性的专题采访。

中国记者执著追求新闻事业的奋斗史上,已载上她的名字;中国新闻改革大潮事,已留下她艰辛搏击的篇章。她,就是武汉新闻界的“巾帼英雄”、武汉晚报的女记者范春歌。

范春歌,武汉新闻界的“巾帼英雄”

三度涉险走天涯

“前有范长江,后有范春歌,范家男女不平凡,都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出文章”。这是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站长龚达发对范春歌舍弃温馨的家庭生活,屡创远征采访壮举的赞叹。

为了体现武汉晚报新闻报道上的开放性,为了探索新闻改革的新路,为了使武汉人民更多地了解全国各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祖国的壮丽河山,范春歌曾3次孤身远征,深入火热的生活,精心采访写作。

首次远行采访,是在1989年6月1日至8月29日,范春歌在其丈夫的陪同下,骑着自行车行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等5省、区54个县市,全程4075公里。出发时,她作好了随时献身的准备,曾给自己泪眼模糊的母亲留下一张照片底片,以备途中遇到万一,留作开追悼会之用;她在翻越金沙江畔的万丈深渊前,曾托付客栈主人,如有意外,给她家中捎信;翻越海拔3400多米的二郎山时,她突遇暴风雨,在人踪罕至的崎岖山路上推单车行走数十公里;远涉乌兰布赫戈壁时,烈风扑面,口鼻灌沙,一连数日她靠的是干粮充饥。因极度干渴,几乎倒在茫茫戈壁之中;在若尔盖大草原,她曾被众多的牧羊犬围困,几经奋力搏击,才幸免被撕咬。为亲身感受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情况,她冒险进入以前麻疯病人聚居的村寨采访;为体察盲人家庭的甘苦,曾一连数日吃住在盲人之家,与吓人的蚊虫、跳蚤为伴。

继这次单车西行采访之后.1992年7目应拉萨晚报特邀,范春歌瘦弱的双肩又一次背上采访包,独身赴西藏采访了林芝、泽当、那曲、日喀则、山南等地区。她克服高原反应、交通及生活不便等一般女性难以克服的困难,深入到各族群众之中,深入到牧民之家、寺庙采访,报道了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在党的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生动地为读者描述了藏族同胞的精神风貌和西藏高原的风土人情,再现了一批为西藏繁荣做出贡献的湖北籍人士的事迹。入藏期间,她除为武汉晚报发稿外,还专为拉萨晚报撰写长篇连载《这里充满了神秘的阳光》等多篇散文风格的通讯。

1994年7月6日,范春歌开始了她10年新闻生涯中的第三次远行——孤身进行“中国陆疆万里大扫描”采访。她自辽宁丹东起程,沿祖国陆上疆界逆时针西行,途经9个省、自治区,历时5个多月,行程2万余公里。她在给报社的信中写道:“的确是一场苦旅。坐车坐得头昏脑胀,双足浮肿,风沙也大,嘴唇开裂,吃饭生疼……但我有心理准备,再苦也能挺过去,请相信我的毅力。”此行在新疆阿勒泰采访时,她一脚踩翻下水道半截铁盖,不小心掉了下去,幸亏旅行包卡在洞口,才未陷入不测之灾;在进入西藏阿里途中,她竟被一兵站里的军犬咬得鲜血淋漓,痛得几乎昏倒。为了不耽搁采访日程,她在无狂犬疫苗可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仅简单包扎一下伤口,继续上路。

1994年12月25日,范春歌抵达广西北仑河口,完成对祖国陆疆地区的全方位采访。此行,她共发回独家新闻62篇,计6万余字。范春歌3度涉险走天涯的壮举,在武汉新闻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1995年中国《新闻年鉴》专条记录了她不平凡的业绩。湖北省、武汉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给予通报表彰,号召新闻工作者学习她不懈追求新闻事业的献身精神,敢为人先的勇气。中国新闻记者协会授予她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钟情事业献青春

范春歌1959年4月20日生于武汉。1983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父亲是参加革命较早的部队画家,母亲是老新闻工作者。她从小受父辈影响,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中学时代,范春歌在《西行漫记》中认识了埃德加·斯诺;在《中国的西北角》中认识了范长江。后来,在新闻报道中,又认识了徒步采访长征路的记者罗开富。她自大学毕业进入武汉晚报后,就立下为党的新闻事业献身的志向,急切地盼望象前辈记者那样,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经风雨、练笔头,在艰苦的采访实践中段炼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做生活的强者,并写出作品影响广大读者。

几年前的一个除夕,本没有报道任务的范春歌,为春节报道选题,向父母讨教到深夜。次日大年初一清晨,她便独自出门,遍行武汉三镇,向素不相识的路人、公汽售票员道声“拜年”,借此体察市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写成《一声“拜年”引出千言万语》一稿,在武汉晚报一版头条发表后,获得报社内外一致赞赏。

范春歌执着地追求新闻事业,尤其是先后3次远征采访后,常有人不解地提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

范春歌在首次远行采访途中,曾到云南老山麻栗坡烈士陵园,向长眠在那里的湖北籍烈士敬献鲜花;代表武汉晚报向驻守老山的解放军某部赠送上书“祖国不会忘记”的锦旗。事后,她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记叙此次老山之行的感悟:“……我静静坐在悄然无声的墓群中,灵魂在一条烈焰般的隧道穿行,教一生的杂质砰然落地。……面对素昧平生的英魂,我相信了,人可以做到不仅仅为自己而活。”

范春歌在入党之前,曾多次表示:一定要廉洁自律,真正符合共产党员标准后,再向党组织郑重提出入党申请。1993年12月,她以自己坚定正确的政治表现,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和精深的业务才干,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在新疆的采访途中,给报社党组织写信倾吐心声:我一人远行,离开报社时间长,但时刻不会忘记履行使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

为了献身于情有独钟的新闻事业,她常年在异地采访,为了腾出精力写稿,经常整月来不及给家中写上只字片语;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新闻事业之中。

巾帼笔健书美文

范春歌的作品清新、活泼,自成风格。她任武汉晚报文艺副刊编辑期间,平均每年发稿20余万字,屡有创新栏目见报。她创作的报告文学《就这样风雨兼程》、特写《风雨过茶亭》等作品获晚报年度副刊好稿。1989年9年她调新闻采访一线——要闻部任记者后,消息、通讯、特写、述评、现场短新闻等各种体裁的佳作屡屡获奖。晚报经济新闻《让突出贡献者端金饭碗》,获1992年全国晚报新闻特写大赛奖及湖北新闻奖;《天南海北话武汉》为会议新闻,获得湖北省首届人大好新闻奖;《武汉也该“抢人”了》为评述性新闻。获武汉市政协第二届好新闻奖;《炉上第二十年春秋》、《再见,叶乔波》、《谁的眼泪在飞》等人物、事件通讯,获武汉晚报好新闻奖。

范春歌的一支健笔写就的美文,几乎囊括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很少涉足的体育新闻采访中,通讯《再见,叶乔波》,现场新闻《雪里一窥“马家军”》,文笔洗炼,先于全国众多报刊,成为独家新闻。她单车西行发回的系列报道《八千里路云和月》编成散文集《梦里没有橄榄树——西行散记》,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事迹和作品多次被全国多家报刊刊载。

范春歌的新闻作品,不论是讴歌英模、先进人物或记叙平民百姓;不论是表现人民群众在四化建设中的劳动创造,或记叙祖国山川之美、风土人情之胜,篇篇都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散发着催人向上的激情。现场新闻《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真实客观地报道北京市民冷静对待申办奥运结果的感人情景;通讯《涛声依旧》,表现了著名艺术家李默然“先是党员然后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操,她在《单车驰过银川纵览塞上江南》、《草原涌出幸福泉》等远行采访写就的报道中,生动地反映出西北地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的巨大变化,体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鲜明主题。在《大渡桥横铁索寒》中,则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说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范春歌在新闻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武汉晚报于1992年10月专门为她召开“范春歌新闻作品研讨会”,与会的新闻界专家、学者和老新闻工作者对她的新闻作品和新闻实践作了高度的评价。

范春歌,这位湖北武汉新闻界的“巾帼英雄”,以其在新闻事业上的不凡业绩,令省、市及全国同行们瞩目。《中华新闻信息报》、《新闻出版报》、《中国记者》等报刊对她的事迹先后作过报道;在全国晚报界,她成了有口皆碑的知名女记者。在海外,菲律宾《华侨报》、《世界日报》、港刊《明报》均刊发文章介绍她的新闻成就。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范春歌被推选为湖北省新闻界采编人员中唯一的省人大代表,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市新长征突击手、名列武汉市“十大杰出青年”榜首。她两次被评为武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当选为湖北省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在武汉晚报社,她被评选为1993年度和1994年度“十佳”,名列前茅。1994年,范春歌获政府专项津贴,破格晋升“主任记者”职称。

范春歌现任武汉晚报驻京、沪记者站站长。1996年10月,范春歌当选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0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她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胡锦涛、丁关根同志的接见。11月,湖北省新闻协会推选她为湖北青年记协副主席。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6/14/35/29332.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6日 下午2:33
下一篇 2024年7月6日 下午2: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