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东湖绿道与湿地融合得好,全球有目共睹

城市湿地如何加强保护与利用?11月5日,在“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纷纷分享成果、贡献智慧,并为武汉湿地保护与利用更上一层楼支招。

快讯!东湖绿道与湿地融合得好,全球有目共睹

论坛现场。

王香春:武汉湿地与绿道融合做得非常好

快讯!东湖绿道与湿地融合得好,全球有目共睹

王香春。

中国城建院城乡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监事长王香春,作了《基于中外比对研究的城市湿地保护管理对策》的主旨报告。

她总结出我国城市湿地保护管理存在城市湿地概念不明确、底数不清,城市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生态供水不足与水质水量问题并存等四个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项对策和建议。

比如,对于城市湿地生态供水不足等问题,她建议加强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基本流量。对破坏严重的城市湿地,建议围绕关键生态过程和要素,优先采用乡土物种,结合地方特色,进行湿地修复。

谈到武汉的湿地保护与利用,王香春认为,城市湿地的保护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面临着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武汉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为人民服务、为城服务、为生态功能的提升,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做了很多积极的努力,并且成效卓著。比如,把湿地的保护与绿道、绿廊进行融合。像东湖湿地与东湖绿道的融合,就做得非常好,全球有目共睹。

下一步,武汉应把城市湿地的保护,与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城市公园的建设,与百姓对开放绿色和美好空间的需求等结合起来。

袁兴中:“百湖之市”要让市民看见家门口湿地的美妙

快讯!东湖绿道与湿地融合得好,全球有目共睹

袁兴中。

重庆大学教授袁兴中作了题为《滋润生命的湿地——城市湿地多样性保护》的主旨报告。

他分享了自己和团队设计的海南五源河湿地、四川兴隆湖湿地、广东海珠湿地等多个城市湿地生态修复的成功案例,阐述了生物多样性在修复湿地生态系统上的重要性。特别是将水、草、鱼、鸟、贝、林等湿地元素协同考虑,修复湿地生态,可以使城市湿地滋润生命,使湿地和城市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什么样的湿地保护修复模式是最好的?袁兴中认为,那一定是对自然和人类都有益的,才是永久可持续的。武汉有着美丽的湿地城市框架,有着天然湿地资源禀赋的优越性,如何让湿地成为百姓都能共享的绿意空间,让湿地为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他觉得,对于“百湖之市”来说,让百姓能够推窗见湿地,处处看到美丽的湿地非常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小微湿地建设的力度,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到家门口湿地的美妙。

郑忠明:武汉将申报一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论坛上,武汉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郑忠明作了题为《武汉市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实践探索——以湖泊公园为例》的主旨报告,分享了城市湿地建设的“武汉经验”。

他说,武汉近20年来已经累计建成70个湖泊公园,其中有一些已符合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申报条件。武汉将再申报一批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

武汉目前拥有6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全国拥有国家级湿地公园最多的省会城市。其中,5个是国家林草局批准的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1个是住建部批准的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03年建成开放,于2007年获此殊荣,是目前全国5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分享湿地公园建设成果时,郑忠明列举了沙湖公园、墨水湖公园、紫阳湖公园、菱角湖公园等多个案例。他说,这些湖泊公园的建设既提升了水质,又改善了湖泊的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编辑:朱曦东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8/09/10/5650.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3年11月8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3年11月8日 上午9: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