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宛茵:童年武昌见闻杂记

笔者自幼生长在武昌城,童年时代的一些见闻,不仅是乡土风情的资料,而且还可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物价、币值、突发事件等的参考。只是年代久远,对具体时间已不能确记。但也有办法,可利用一些旁证来帮助回忆,从中得到年份的提示。

举例来说,我小时候曾随长辈去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参观过一次运动会,那热烈的场面,精彩的比赛,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那究是哪一年的事情呢?幸好,我还记下了那次大会开幕时唱的一首歌曲,歌词云:

今年十一周,民国九年正,大家今朝齐欢欣。

师生五六百,来宾千余人,运动大会有精神。

哦,是民国9年(1920)的事情。由此推算,那年笔者年方4岁。

陈宛茵:童年武昌见闻杂记

就在同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二那天,城中发生了兵变。缘起于鄂督王占元部下的驻防部队因军官克扣兵饷,引起兵士哗变,在武昌城内大肆抢劫,把许多富户、商号洗劫一空。闹得全城人心惶惶,鸡飞狗跳。当时我正在外祖父家玩耍。他家是有名的武昌首富,住宅位于保安门正街,八字门墙,兽头门环,一望而知是富贵人家。却不知为何,叛兵却未进内骚扰。那天,我曾躲在大门背后偷偷向外张望,只见街上行人断绝,只有一群群荷枪的兵士狂呼呐喊着从门前跑过。其间忽有几名大兵迳自来到我外祖父家的门楼下坐阶沿前歇息,一面吸烟,一面拉开枪栓查看子弹,这一切都被我在门隙中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却把里面的女眷们吓坏了,慌忙指挥众仆人埋藏箱子,又令用石碡碌顶住大门,闹得鸦飞鹊乱。结果虚惊一场,那几名叛兵根本没有进屋,稍事歇息便离去了。当时人们非常迷信,我的外祖母等女眷,都认为这次幸免遭劫是靠供奉的大仙(狐仙)保佑,事后还祭祀谢神。此次叛乱历时一天一夜,绅民财物损失惨重,我外祖父的两家商号也被抢劫了。后据说是由各界代表会同官府当局洽商,进行调解,方使兵乱之事平息。

还在我4岁之前的一件小事,也在我脑海中记忆深刻。当时,市面上还偶有小钱流通。这种小钱的形制是外圆内方,中有小孔的铜钱,须用细绳将十枚小钱穿成一串,可当铜元一枚使用,能买油条一根。有一天,一个乞丐到我家门首讨要,我便随手“打发”了他一个小钱。那乞丐却不接受,并口唱莲花落道:“这个小钱不要把,丢在地下鸡不抓(读“哈”平声)!”将我嘲讽了一番。惹得大人出来斥责了几句,另给他一枚铜元才了事。由此印证,在小钱还未绝迹的时候,至迟不过民国七八年间,笔者不过三岁幼儿。此后不出一年,小钱便在市面消失了。

在这段时间稍后,物价仍很便宜,有武昌司门口买冰镇饮料的为证:当时在鼓楼洞口,设有夏令应时小摊,摊头摆有一块人造冰,一侧是玻璃杯装的糖水,有顾客到来,摊贩便用一小刨子将冰刨下一掬,放入杯中即成。叫卖时,摊贩手夹刨子和玻璃杯,使其相碰叮当作响,一边吆喝道:“刨冰一个大角子(一个铜元)一喝,又解凉,又止渴!”事隔多年,那悦耳的叮当声和乡音叫卖声还似缭绕在我的耳边啦。

同一时期,还可举一种物价为例:由于我的母亲吃长斋,家中炒菜均用麻油,这每月一次买麻油的任务便由我承担。因此,记得很清楚,望山门外有座油坊,专售麻油,价格为一块大洋9斤。我家每月正需用9斤麻油,可算一笔奢侈的消费了。

再往后,大约在北伐战争前后,市上通用的是铜元。例如坐黄包车,由山前保安门到山后涵三宫,一般车价为铜元6百文。请医生到家出诊,付给的车费也多是6百文。若用银元兑换,则每一元银洋可换铜元6吊(即6串。每串铜元一百枚)。当时还少有钞票,一般均使用铜元,因此携带累赘,甚为不便。

到三十年代初,物价已有所上涨,1角、2角的镍币开始流通。犹记我家有个仆妇专司买菜,一次,她对我姐说道:“大小姐,8分钱的肉不卖啦。”按当时肉价为3角2分一斤(16两1斤),8分钱可买肉4两。这一细节,使我记住了当时的物价。而那时候公教人员的月薪,一个中学教师月入约为大洋60元,足可供养一家数口生活尚绰绰有余。

此外在北伐战争前后,武昌城还有两件大事可记。一件是二十年代初武昌“劝业场”的设立。场址设于长街中段靠近今彭刘杨路一带,即以后省立图书馆的地址。因场长施化龙是我的表姑父,在开幕那天,我得能随同长辈应邀进场观光。见到里面货柜鳞次栉比,货品琳琅满目。诸凡日用百货、绸缎布匹、搪瓷器皿、奇巧玩具等应有尽有,场面十分可观。场内还附设有一所剧场,当天为招待来宾,特由某文明剧团来此上演文明戏(即以说白为主,但无脚本,无一定台词,任演员即兴发挥,形式粗俗)《张汶祥刺马》。所演故事为清末发生的实事——江苏巡抚马新贻被绿林豪客张汶祥复仇刺杀的一段哄动社会的新闻。后来这个剧场改映电影,以上映《火烧红莲寺》武侠片长期卖座不衰。

另一件事是北伐战争后,武昌拆除城墙。

这一举动,缘起于北伐军围困武昌时,由守城军阀酿成的一幕惨剧。原来,武昌周围均筑有城墙,墙垣高大坚固。计有望山门、保安门、中和门、宾阳门、忠孝门、武胜门、汉阳门、平湖门、文昌门、通湘门等10门。平时日启夜闭,防守严密。当北伐军围攻时,城门齐闭,内外交通断绝,整整40日,城中粮食罄尽,饿死百姓无数。及至关城达月余时,城中人心骚动,兵士也有哗变迹象。于是守城军阀头领、警备司令陈嘉谟等,想出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贴出布告,宣称从即日起,每日上午9—11时开放汉阳门城门两小时,放城中百姓出城就食。换句话说,就是开放一条让群众逃生之路,以减少内部祸变的压力。

当此布告一出,被困多日的群众不禁喜出望外,当即互相传告,准备出城逃命。当天一大早,汉阳门正街便人潮涌动,万头攒集,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百姓成千上万,都一争相朝城门涌去。而那该死的军阀头目,见此阵势,一时慌了手脚,深恐一发而不可收,导致城门失守。便下令只准开放半边城门的1/2,而且派有军警在旁催赶人们快走。于是人群大乱,拼命争路,互相拥挤,前面的人挤倒在地,后面涌来的无数双脚便从人身上踏过,转眼便踩成一堆肉泥,其状惨不忍睹。被踩死的,以老弱妇孺居多,有一孕妇,被践踏得腹破肠流,腹中婴儿被踩成血饼一团,惨绝人寰。

城门开放只实行了一日便停止了。而仅仅这一日,便断送了难以数计的无辜生命,是北洋军阀欠下武昌人民的又一笔血债。后由北伐军进城处理善后,据说收敛的尸体暂放两湖书院街旁,足码了一米多高的尸堆,掩埋了半个多月才完事。由于这一惨痛的经验教训,使革命政府深感城墙之有害无利,又阻碍社会交通之发展,经慎重与各界代表会商,决议将武昌所有城墙一律拆除。从此,武昌城市建设焕然一新,城郊沟通,到处都成了康庄大道。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8/11/06/29538.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上午11:03
下一篇 2024年7月8日 上午1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