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年来,武汉教育战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德树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优秀教师代表戴上大红花在教师节主题专列上合影。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武汉教育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上好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学而不厌,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入课来’。”武汉市解放中学特级教师吴又存的读书笔记写满了100多本笔记本,内容除了古典诗词,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著作的阅读笔记。从教30多年以来,吴又存把讲授思政课当作一种专业去潜心研究,当作一种事业去不懈追求。他将思政“小课堂”、学校“中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把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种子深植心中。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向国旗敬礼!”伴随着雄壮的国歌,武汉市东湖中学高二学生周子恒奋力将国旗抛向天空。7月28日上午10时,在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拉山口的国门前,该校的一堂以升国旗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思政课正在开展。周子恒说:“站在国旗下,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2021年9月,武汉东湖中学成立这支由多民族学生组成的校园国旗护卫队,有约三分之一学生是少数民族。每天早上7时30分升旗,下午5时30分降旗,整齐行进的护卫队方阵已经成为东湖中学一道独特的风景。3年来,该校以建设国旗护卫队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护卫国旗,凝聚各民族学生爱国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
今年4月,我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圆满结束,参加科考任务的武汉大学师生取得丰硕科研成果。40年前,武汉大学教授鄂栋臣毅然写下极地“生死状”,踏上了中国首次南极征程。40年间,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团队从一个人发展到三代人。前辈们立志报国、为国探极的故事感动了包括“90后”博士生耿通在内的新一代科考人,他们誓言“要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耿通入选了第四十次南极科学考察团队,历经艰险,再一次将国旗升起在南极之巅。
教师节主题专列发车。 记者何晓刚 摄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总书记强调,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武汉大学教授、两院院士李德仁院士至今记得老师王之卓跟他讲过一段话,他说:“我们要不断学习外国人的东西,但是我们不能老是跟在外国人后面走,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指出一个方向,让外国人跟在后面走呢?”李德仁始终将这句话牢记在心,坚持自主创新。
2022年2月,武汉大学自研的一颗“学生卫星”在海南文昌基地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颗名为“启明星”的卫星由武汉大学宇航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师生耗时3年研制成功。其中,50名左右从本科到博士的在校学生,是研究团队的主力军。
同样是瞄准天空。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院士,带领团队成员曹根阳教授、王运利教授、盛丹博士,联手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历时4年攻克玄武岩纤维容易折断、与纺纱之间不好协调、容易起皱等难题,用“包芯技术”破解玄武岩的纺织密码,并研发出“转芯纺”装置,最终“驯服”了玄武岩纤维,织就高强度的玄武岩五星红旗。今年6月4日早上,表取完成后,嫦娥六号着陆器携带的徐卫林院士团队研制的这面玄武岩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成功展开。这是中国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五星红旗。
今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普工程八一09星工程校”,未来,该校的高中生也能参与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第9颗卫星研制工作。为此,华师一附中还专门成立了“卓越航天科技研究院”。研究院第一任学生院长倪睿雪告诉记者,他们研究院将在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通过举办航天科普大讲堂、开设航天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卫星载荷方案征集、卫星研制工程实践集训营、航天知识项目式教学、卫星在轨应用研究等活动。
活动现场,孩子们为先模教师献上大红花。记者何晓刚 摄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留下来。”今年暑假,年满70岁的华科大退休教授高伟没有回汉,继续留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忙课题忙科研。作为“银龄教师”,高伟教授已经在滇西教了4年书,他决定明年继续续签合同,帮助支教学校落实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伟在58岁时,心脏做过搭桥手术。此外,身患“三高”的他,每天要吞下10多片药丸才能正常工作。在他看来,是教育情怀让他舍不得离开。“为国育才,做思想和技术上的传承者都是值得的。”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两岁时,黄莺因高烧而导致视网膜色素变性,双眼只剩光感。高考时,她用盲文作答被武汉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成为全国首位通过高考考进重点大学的视障考生。2022年,27岁视障女孩黄莺被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她说,视障人士也可以有远大梦想,教育则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之一。
8月27日傍晚,贵州狗吊岩村的彝族女孩龙海芬乘坐近5小时高铁抵达武汉站,到华中农业大学报到,成为该校一名本科新生,成为徐本禹的校友。22年前的暑假,华农大学生徐本禹从武汉出发,乘坐10多个小时的火车,辗转3天来到狗吊岩村,点燃“本禹志愿服务队”在龙海芬家乡支教的火种。她说自己要好好学习,多读书,多参加课外活动,还要交一些好朋友,“我想变得和哥哥姐姐们一样优秀,如果有机会有能力,我一定会回去支教,让这份爱心延续下去。”
编辑:王冲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09/17/14/45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