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湖是汉阳地区著名的历史悠久的湖泊,也是武汉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汉上胜地”。古莲花湖位于龟山南东段的山脚下,东临长江,南望凤凰山,西抵永丰堤。今莲花湖分为上下两湖(或称东西两湖),两湖间有宽沟相连,两湖面积共10.73公顷。
莲花湖至迟在宋代就有名了。民间传说莲花湖的两个湖面是唐睿宗李旦的宠妃胡凤姣遗留下的金银二盆。宋代名仕们对莲花湖是否是郎官湖的一部分有过争论。清乾隆《汉阳府志·堤防志》中“莲花堤”下注:在城北兴国寺前,睛川阁之右,有石桥,桥左右二渠,皆种莲花。莲花堤系莲花旁的堤,莲花湖又名就叫莲花堤。当荷花盛开时期,堤边的湖内荷花红白争艳,清香四溢,莲花湖名副其实。嘉庆年间,汉口著名盐商包云舫在莲花湖北岸建私家园林怡园,被誉为“汉上胜地”。民国时期,莲花湖不复当年盛景,成为两滩死水,四周凋败,污水四溢。1958年,莲花湖被辟为“山明水秀,桃红柳绿”的莲花湖公园。
“汉上胜地”之怡园
清嘉庆五年至十四年(1800—1809),汉口著名盐商包云舫在莲花湖北岸、龟山南脚下建私家园林怡园。怡园以湖为中心,西部及西北一部分叠有土石山,东北、东部和南部为平地,绿波山舫在南部,居中临水,为南北向。整个怡园曾有十二景:亭北春红、廊西秋碧、仄径竹深、澄池荷静、薇架花香、蓉屏月影、小山丛桂、曲蹬古梅、悬崖瀑布、巉石洞天、平台歌舞、高阁琴书。其中核心部分为亭北春红、蓉屏月影、小山丛桂等。绿波山房东,有水亭通过桥与岸相连,水亭绕以白玉栏杆,北面与杜鹃园、牡丹园相对,此为“亭北春红”景。在蔷薇架旁有曲廊,至北湖边有重檐园亭,廊边遍植锦葵、蜀葵、木芙蓉,与水中莲荷相映成趣,此为“蓉屏月影”景。园亭在怡园东北角,西接缓坡,与杜鹃园、牡丹园相望,南接花架,西南与绿波山房隔湖相望,再西有缓坡,坡上松桂夹道,郁郁苍苍,桂花高可丈余,枝繁叶茂,香气扑鼻,沁人心脾,此为“小山丛桂”景。包云舫还请江都一张姓画师绘画册12幅以状其妙。包云舫有《眼底江山皆画本》一诗,实为怡园写照。
包云舫在其自叙中云:“余以鹾务久留汉口,有朱氏园者……余得而修葺之,题为怡园。一石之安,必权其高下;怡木之植,恒量其浅深。缭以周廊,增之广厦。凿深池以蓄水,澄澈晶莹;累危石以成山,嵯峨壁削。环林萦映,芳草平敷。层构蹑虚,交错如星罗棋布;异卉争致,繁艳如云蔚霞蒸……车马无喧,琴书自乐。晏平仲湫隘之宅,虽近市而 不觉尘嚣,盘安仁拙陋云居,即面城而何妨啸咏。”清范锴在《汉口丛谈》中称怡园为“汉上胜地”,他在该书中写道:丹徒包云舫“高才博学,工诗善书。业鹾汉口,风雅爱客,尝慕顾玉山之风。得朱氏旧圃,扩而新之,题曰‘怡园’。湖山石峭,花竹径纡。泉瀑交流,松桂夹道。亭馆池沼,结构都非尘境。绿波山房,最为疏敞,图书彝鼎,错陈其间,为汉上胜地”。
因怡园集锦精巧,既具有江南园林的格局,又具有武汉园林的特色,故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声名大噪,为名副其实的“汉上胜地。”
纪念李白之莲花湖公园
1959年春天,汉阳区人民政府组织群众经过38天、5万余个人义务劳动日,清理污泥浊水,盖起了4排长廊、1座水榭、8处亭阁,其中有3座亭建在湖心,由九曲桥联络串通,左回右转,蜿蜒曲折。两湖之间,靠岸有一水港,其上新建了一座横跨南北的高拱木桥。此桥系仿《清明上河图》中的彩虹桥建造,寓“画龙点睛”。湖东侧有一座远香阁,取莲花“香远益清”之意。上阁可览长江之景色,又名望江亭。亭旁有一个水杉林,掩映一座塔式混凝土桩柱,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时留下的管柱试验桩。通过建设,形成以莲花湖为中心的初具规模的景观园林,同年正式命名为“莲花湖公园”。
莲花湖是不是郎官湖的一部分,涉及莲花湖与李白的关系问题,进而涉及莲花湖的建设主题问题。宋代诗人贺铸曾写下著名的《郎官湖并考》一诗,对莲花湖是郎官湖之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今所谓郎官湖者占郡城之北,束于两山之间,纵广百余步,因不足四望而超然也,已知其非是。”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指出:从现今汉阳的城市形制和地质钻探资料、土壤结构来看,郎官湖与莲花湖之间没有古湖遗留的痕迹。两湖以凤凰山为分水岭,有各自的汇水、排水系统。
20世纪80年代起,莲花湖公园组逐渐建成以纪念李白为主题的公园。这是因为莲花湖与李白能扯上丝丝的联系:
民间传说,李白一生酷爱明月,写了大量关于明月的诗歌,把明月当作个人性格上皎洁透明的象征。某年的一夜,李白在郎官湖(即古汉阳城东南之南湖,由李白赐名为郎官湖)水亭上,面对一湖月色,满目清光,开怀畅饮,不觉醉倒,一时神魂缥缈,向月宫飞去。嫦娥捧出玉露琼浆似的桂花酒,舒袖起舞,酒波浮动,化作片片飞花,落入郎官湖,湖中升起朵朵莲花。一觉醒来,果见郎官湖上红莲点点,分外婀娜。李白暗吃一惊,连说:“这不就变成莲花湖了吗?”这段神话流传得很广,清代汉阳人王某撮合了这一传说,在莲花湖遍种莲花。此其一。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莲花湖是历史上南湖的一角。也有一些人认为郎官湖(南湖)已消灭,由相邻的莲花湖继承莲花湖的历史遗产,也合乎情理。于是由莲花湖纪念李白“夜游南湖,赐名郎官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唐乾元元年(758年),唐代大诗人李白因受永王李璘(唐玄宗第十六子)案的牵连,负“附逆”之罪而流放途经江夏城(今武昌城)。八月间,当李白即将离开江夏时,在沔州城(今汉阳城)遇老友、尚书郎张谓出使夏口,沔州牧杜刺史和汉阳县王县令在南湖的画舫上设宴招待,邀李白作陪,文士辅翼、岑静亦同饮。是夜,南湖“水月如练,清光可掇”,这6人把酒赏月,张谓“殊有胜概,四望超然”,便回头对李白说:自古以来,来此湖游玩的贤人豪士不知有多少,可湖却“寂寥无闻”,真是辜负了这美丽的景色,夫子你可代我为它取一个嘉名以传不朽吗?李白欣然应允,于是,“举酒酻水”,给湖水取名为“郎官湖”。在座的文士辅翼、岑静等人均称好,并请李白作诗记事,以便湖畔刻石立牌,与大别山(今龟山)永存不朽。李白趁兴吟诗一首:“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后此诗以石刻立郎官湖上,元末因兵燹不存。南湖经李白题名之后,名闻遐迩,后来成为汉阳十景之一“官湖夜月”。人们在湖上还建有郎官亭(宋咸淳年间改称清光亭),还在湖的北岸立太白祠。此其二。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对青莲花有僻爱,人们在湖上种莲花并称湖为莲花湖,是对李白的深情怀念,亦自成理。此其三。
如今,莲花湖两湖之间,有一处中心岛。纪念李白的标志物基本上都建在岛上。岛上东部建有李白纪念馆—太白楼。在古汉阳,太白楼可有悠久的历史,在李白之后不到100年的诗人李群玉(813—860)作有《汉阳太白楼》一诗,说明在唐代中后期前就建有太白楼。明嘉靖《汉阳府志》载:太白楼“在郡治北十里。旧志:李白寓此,尝登楼吟眺,后人因此为名。宋时名贤硕士多留题,诗文满楼。元末兵燹,不存”。另据明赵弼诗《太白楼》意,明时太白楼仍有遗存,后便无此楼的史籍记载。现莲花湖公园内的太白楼,楼上五间两层,四披顶,紫铜色琉璃瓦覆盖。四周绕以朱红廊柱,粉墙红窗,飞檐翘角。两侧有廊亭回护,楼廊交错,主次鲜明,并由九曲桥与湖心三联亭相通。楼中有李白一生漂泊浮雕图——《万里长歌行》大型彩绘壁画,画面西起长安,东临采石,一人一马,湖上依傍,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系一陈姓美术大师的佳作。眉额为郭沫若1964年题写的“太白楼”三字金匾。
太白楼前立有李白雕像,通高5米,人像以汉白玉材质,人像下有1.5米高的台基,李白站在台基上仰望天空,左手向上举着酒杯,直指上天,右手紧托左臂,整个雕像寓“举杯邀明月”之意。
与太白楼形成对景的是上湖东岸边的清光舫。系纪念当年李白饮酒“清光可掇”情景的建筑物。在汉阳古郎官湖上曾有清光亭,本名郎官亭,该亭初建时间不详。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改称“清光亭”,为纪念李白夜游南湖并将其改名为郎官湖而建,据李白《泛沔州城南郎官湖》序中“水月如练,清光可掇”句命名。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清光亭“在郡治南。久废。旧志:李白在此玩饮,后人立亭”。宋初蒋之奇有诗《清光亭》:“郑圃仆射陂,汉阳郎官湖。郎官何为名,张谓佩使符。泛觞江城南,乃与太白俱。明月一万顷,清光无下无。”如今清光舫整个建筑似一只画舫停在湖滨,楼台交错,诗情画意盎然,多次被选作电影、电视剧外景搬上银幕和荧屏。登上画舫,或歌舞,或品茗,或留影……舫上有一座敞轩,上书“风月无边”4字匾额,字是从岳阳楼李白所书手迹仿植于此的。边柱上挂着一副由李白《寄王汉阳》中的“笛声喧沔鄂,歌曲上云霄”诗句脱化而出的对联:“湖上笛声喧沔鄂,楼头歌曲上云霄。”
莲花湖还公园身需待时日
莲花湖公园湖面面积10.73公顷,陆地5.03公顷,驳岸19405平方米(以上为1987年数据)。2000年,莲花湖公园湖岸长线1.46公里,湖泊水域保护面积7.45公顷,绿化用地面积3.61公顷,外围控制面积9.04公顷。莲花湖被辟为公园后,特别是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的进一步修建,把美如“清明河上图”中高拱桥、富丽堂皇的“青光舫”以及恢复性的亭北春红、蓉屏月影、小山丛桂等风景点装点得更加姹紫嫣红,绚丽多娇,成为江城园林的一颗璀璨明珠,居民群众的游乐胜地。当时许多影视剧拍摄都到莲花湖公园取景。然而进入20世纪后期,命运之神对莲花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快速期,很多公共产品也被当作改革的试验品。莲花湖公园这颗明珠被人看中,在当时省市领导的推动下(应该有关心莲花湖发展的好心成分),1994年5月,莲花湖公园与湖北莲花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协议规定莲花湖公园交由该旅游公司经营50年,公园职工由公司管理并发放工资,公司将按利润的一定比例给汉阳区园林局。湖北莲花湖旅游公司接手后,除建了一些景点建筑外,主要兴建宾馆、别墅、水上乐园、游泳池垂钓中心、奇石馆等经营设施并营业,使公园用地成为一个集娱乐休闲、体育健身、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度假村。应当说,该公司红火了10年左右。此后开始走下坡路,至2007年,该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及合作对方应付款项达千万余元。2009年3月汉阳区园林局、莲花湖公园将湖北莲花湖旅游公司诉讼至汉阳区法院,后该法院判决:双方依法解除合同;莲花湖旅游公司应向汉阳区园林局、莲花湖公园支付款项1460余万元。此间至今,莲花湖旅游公司在莲花湖的营业项目基本停止,资产基本上出租。而公园则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公园内绿化自生自灭、杂草丛生,环境脏乱差(每年区园林局组织系统干部职工义务劳动除草及清扫垃圾2次以上,否则更糟),设施毁损严重,治安问题突出,职工不稳定存在隐患(公园本身职工由园林局发工资,但无工作岗位及工资待遇低),一个好端端的公园衰败得不成样子,许多市民以多种方式表示不满,强烈要求还公园于民。
莲花湖公园的现状已引起新一届中共汉阳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决心要尽快将法院判决执行,收回公园管理权。2012底开始,中共汉阳区委、区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目前正逐步推进。由于此案案情复杂以及判决的执行可能涉及打强制腾退(莲花湖旅游公司退出莲花湖公园)或行政诉讼官司,莲花湖还其公园身还有待时日,我们将翘首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0/09/49/29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