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武汉三镇各个宗教团体在武汉修建了不少教堂。这些教堂中具有特色的是:天主教在汉口上海路的“圣若瑟堂”(1876年),基督教在汉口黄石路的“荣光堂”(1931年),佛教在汉阳的“归元寺”(1658年),道教在武昌的“长春观”(1414年),伊斯兰教在汉口民权路的“清真后寺”(1826年)等。后来在众多的教堂中,却出现一座印度教教堂(亦称印度教礼拜堂),该堂可说是武汉独一无二的印度教教堂,如今武汉人们知晓得并不多。
按理印度是一个佛教为主体的国家,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始的,后来为什么改为“印度教”之国呢?这是因为佛教传到中世纪已逐渐衰落,随之兴起的是婆罗门教。该教是一种多神教,它以佛教的主要教义结合自己的观点,形成婆罗门教(Brahmanism)。该教主要教义概括为“灵魂不灭论”和“轮迴说”。在众神中最崇拜的是主神梵天(即创造神),护持神昆瑟和破坏神湿婆。
古时印度称婆罗门国。自印度独立后,将婆罗门教改称印度教(Miduism)。在印度信奉此教的人最多,曾高达3亿余人,是印度第一大教,其次为锡克教和伊斯兰。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首先侵入中国,并于1861年在汉口开埠后,随即开辟了英租界,在此建立了国中之国,并带来殖民地的印度人进行统治。在逐步建设发展中,设立了各类行政管理机构,其中在工部局下设了警察科即巡捕房,并雇佣了巡捕30余人,皆为印度人,迨至1919年增至128人。除此英租界内的英国行商、公司、银行以及英租界行政机构的门卫和巡警均纷纷雇佣了印度人。由于他们头上戴的是由红布编缠的头帽,当时武汉人称之为“红头阿三”。
除此,印度人还在前英租界湖南街(今胜利街65号)开设了一家名兴隆的洋行(Kalachundl&Co),经营绢织品及刺绣品出口业务,还有位于鄱阳街上海路口的八爹利洋行,经营食品进出口业务。又在前俄租界中国街(三教街)开设的印度公司(East Indian & Co)经营一般进出口业务。在领事街(今洞庭小路)开设的法郎治洋行,经营食品进出口业务等。加以尚有来汉从事经商、打工、旅游以及定居在汉的印度人的家属等,那么在汉的印度人就不少了。为了满足他们宗教信仰和聚会的需要,遂于1911年采取募捐集资的办法,在湖南街(今胜利街)和天津路交叉口,由汉口杨汉昌营造厂根据印度教堂的图纸,修建成一座中间主体部分高于两侧配楼,屋顶很像印度塔的穹顶模样的楼房,从而显示出印度教教堂建筑的基本特征。该堂与俄罗斯的东正教教堂(阿列桑德列夫堂)隔街相望。这两座东方与西方不同风格的教堂、相互交辉,当时令人悦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印度人开始撤离回国。1941年太平洋战争兴起,印度人回国的人更多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汉的印度人寥寥无几。1949年武汉解放后,印度教教堂也自行关闭,后为武汉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拨交武汉市商业局下属的武汉市蔬菜公司作为仓库使用。但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运动中,市蔬菜公司将原印度教教堂楼上的印度塔形的穹顶予以折除,并涂抹和折除原教堂各种装饰建筑,改建成一栋四方形房屋,二楼二窗户之间为阳台,已成为居民住宅。如今楼下是“快点”餐厅、“天堂伞”商店、“凯丽”商店3家共同营业的铺面。现今街道门牌为天津路38号。该楼房除了某些部位透露原教堂一些遗迹外,已平淡无奇。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0/10/04/2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