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最可爱的人演出:赴朝慰问演出追记

1950年6月,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命令海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当年秋,美国更以联合国军的名义直接进攻朝鲜。朝鲜与中国是一江之隔的友好邻邦。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近邻,这不仅是对朝鲜人民的侵略,也是对中国和平的严重威胁。

为最可爱的人演出:赴朝慰问演出追记

应朝鲜金日成主席请求,毛泽东主席和中国政府果断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1950年10月,毛泽东主席发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要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发,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入朝参战,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书写了著名的抗美援朝篇章。

1951年初,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发出号召,“深入开展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首都北京率先组成了由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随后,全国各地也纷纷组织“赴朝慰问团”,奔赴朝鲜,慰问亲人。

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全国人民踊跃投入,掀起一次又一次抗美援朝支前活动,各地的文艺团体也纷纷组成“文艺慰问团”,随中央和各地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将士。

1951年至1952年间,武汉市文艺界也积极行动起来,各剧团的演员们纷纷请求赴朝慰问。当时在民众乐园技艺厅演出的杂技演员们也义无反顾地参加到这一历史性的爱国行动。各个民间杂技班子的演员们一方面积极筹备成立武汉杂技团,一方面地准备抗美援朝慰问演出的节目。

据《武汉市志》记载,1951年8月,团主凌幻天领衔的金星魔术团曾随中南部队艺术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团史资料也显示,武汉杂技团最早的一次赴朝慰问时间是1951年8月,武汉杂技团派出3人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遗憾的是,资料没有记录下这3人的名字。但从早期魔术节目的老照片中得以证实,这三人中的一人是团主凌幻天,另两人有可能是他的助演陈菊生和瞿佑松。

最近我在《曲艺》杂志2011年第二期的“往事回眸”栏目中看到一份《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总团曲艺服务大队人员名单》,其中“第四中队”人员名单中录有谢启福的名字,这显示谢启福参加了1951年3月北京组成的“第一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慰问演出活动。当年的曲艺服务大队主要由北京、天津两地的曲艺、杂技演员组成。这份珍贵的名单中有侯宝林、袁阔成、高元钧等曲艺名家,也有张英杰、程文霖、程文祥等京、津地区的著名杂技演员。而谢启福所在的“第四中队”中的相声演员常宝堃、琴师程树堂就牺牲在了当年慰问的疆场上。

1952年9月,由民众乐园抽调优秀演员23人,组成武汉杂技团,参加第二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的慰问演出活动。这是最早以武汉杂技团名称完成的一次政治任务。参加这次赴朝慰问演出的有:凌幻天、汤少连、程雅琴、徐飞龙、毛龙厚、夏群、郑秀英、张树春、杨树深、张振、陆元江、万世祥、王润田、凃荣德、汤秀宝、汤秀英、杨凤珍、姚汉初、尹玉云、张金豆、孔瑞祥、张根宝、常胜飞等23人,另有王树田、韩子康、康立本等7名曲艺演员。

据署名叶濮、王嗣棣的一份团介资料记述:“武汉杂技团接受了毛主席的指示和祖国人民的委托,到朝鲜去作慰问演出,慰问团的代表向中朝战士传达了祖国人民对他们的关怀和热爱,也报告了新中国成立3年来祖国人民在和平建设上的各项伟大成就。”“杂技团演出的节目充分表达了祖国人民的英勇、机智和他们对抗美援朝的无比信心和决心。”这份珍贵的团介资料记述说:“这次慰问虽然只是短短的40天,而各种慰问演出活动则多达157场,演出节目达1273(个)次,个人演出节目最多的有144(个)次。演员们以优秀的杂技节目连续地为最可爱的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士气,表达了祖国人民的光荣重托。”

从这些简短的文字记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演员们在赴朝慰问演出过程中不辞劳苦,想方设法克服演出条件上的困难,热情为前方将士奉献技艺的身影。刚刚迎来新中国成立的演员们,深受志愿军将士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英雄行为的教育。慰问活动中为了让更多的前线战士能看到节目,演员们常常是不顾危险,不畏伤亡,自带道具,翻过数座山头,把演出送到阵地前沿、坑道、掩体、防空洞,热情地为战士们演出,能演完整节目就演完整节目,不能演完整节目就因陋就简演片段技巧,千方百计为战士们鼓舞斗志,调节心情。如张树春、陆元江、万世祥、凃荣德等主动克服困难演出《空中吊子》《皮条》等节目,王润田在低矮狭窄的坑道里坐着《耍钢叉》,郑秀英、汤秀宝等不辞劳苦一遍又一遍地演出《蹬技》《杂拌子》,而十六七岁的尹玉云、张金豆每次演出之后则成为战士们十分喜爱的“小弟弟”。演员们热情为战士们演出的精神,使前方战士深受感动。战士们激动地说:“毛主席和祖国人民对我们太好了,派来这么好的演员和节目慰问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祖国人民的希望,完成好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任。”有的战士说:“连小弟弟都来了,我们更要用打败敌人的行动,保卫祖国,保卫和平。”还有的战士当场立下誓言:“你们多演一个节目,多说一段相声,我们保证多杀10个美国鬼子。”

曾经亲身经历过赴朝慰问活动的演员们都深深地记得,在1952年那次慰问行程的一次次飞机轰鸣,一次次炮弹轰炸,还有那一次次深入前沿阵地的“战地演出”,都是冒着生命危险而进行的。就是在那年的赴朝慰问行程中,著名魔术艺术家凌幻天的左眼被美国飞机轰炸的弹片击中而失明。

1953年,武汉杂技团派出13人参加武汉市文艺界组成的“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演出。同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美国被迫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1956年2月至4月,武汉市再次组织以杂技,歌舞为主的“赴朝慰问团”,杂技团派出38人,以整场晚会节目随团赴朝。这次赴朝不仅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演出,也为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还为朝鲜广大人民群众演出。共演出68场,总计约28万观众观看了演出。

1956年3月14日的一份《战友报》记录了这次慰问演出活动的片段:“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工团继续为人民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武汉杂技团团员在日前访问了人民军崔承铉所属部队,他们向这支荣获近卫称号的坦克部队官兵转达了中国人民的亲切慰问”“杂技演员们的高超技艺博得了坦克兵的热烈掌声和喝彩。柔术表演等节目引起了军人们极大兴趣”“慰问活动中,杂技团演员们还听取了志愿军和人民军英雄官兵讲述的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和部队的光荣传统,参观了战士们的训练和战斗成果展,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武汉杂技团还在牡丹峰运动场为平壤市民进行了演出。平壤市3万多市民踊跃观看了精彩的中国杂技。我国援朝技术人员也观看了演出。杂技团表演了《牙咬高杆》《咬花》《蹬技》《大武术》等20多个具有民族风格的杂技节目,受到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

这次慰问演出活动中,在朝鲜开城的一场演出给演员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夏菊花曾经回忆那次演出的经历:“那是一场露天演出,演出前,突然刮起了大风,演员们身着单薄的彩衣都冻得瑟瑟发抖。在一阵又一阵的狂风中,道具被吹得到处乱飞,演员们迎着狂风捡回道具,再演,最终顶着罕见的大风完成了各自的节目,我也完成了‘咬花’节目,朝鲜观众的掌声与狂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朝鲜人民军官兵和慰问团领导对武汉杂技团演员的顽强精神都给予了高度好评。

在1956年的这次赴朝慰问演出中,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副首相崔镛健观看了演出并与演员亲切握手、合影留念。这是朝鲜国家领导人给为中朝友谊作出贡献的武汉杂技团的最高礼遇。

由于条件有限,当年这些赴朝慰问演出的图文资料不是很多,但从仅有的这些图文资料中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探寻老一代演员们的历史足迹。

武汉杂技团杂技前辈们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重任中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他们的爱国之心、民族情怀、国际主义精神,是值得后人景仰和称颂的。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1/09/57/29924.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11日 上午9:55
下一篇 2024年7月11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