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赤壁段,随着渔业技术人员打开阀门,3万多尾胭脂鱼幼鱼及其他成鱼在执法、司法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分批次通过滑道放流入长江。
10月10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检察院、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长江航运公安局武汉分局、赤壁市农业农村局在赤壁镇人民政府共同签订《长江赤壁段流域综合治理暨非法捕捞水产品生态修复工作协作机制》,并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今天放流的鱼苗,来自我院前期办理的3起非法捕捞公益诉讼案件判决10名被告人承担的11.7万元生态修复费用。”江汉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李琳在放流现场介绍。
胭脂鱼是中国特有珍稀鱼类,又被称为“亚洲美人鱼”,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通江湖泊。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等因素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本次放流的胭脂鱼体长平均5~8厘米,体侧有3条黑褐色宽横斑纹,形态可爱。增殖放流胭脂鱼有益于改善长江鱼类种群结构,提升长江生物多样性水平。
武汉和赤壁建立的这个协作机制明确规定,对在长江赤壁段依法决定不起诉的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被不起诉人可通过自愿缴纳生态损害赔偿金、参加社会公益服务等多种形式进行生态修复。对于经法院裁判的公益诉讼案件,被告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无法支付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可以劳务代偿方式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赔偿金。
编辑:李智恒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4/17/20/5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