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1957年,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杂技马戏比赛中,中国武汉杂技团青年演员夏菊花表演的“顶碗”节目,获得此次比赛的最高奖项——“金质奖章”。这是中国文化艺术界在国际艺坛上获得的首枚“金质奖章”,它给祖国人民带来了荣誉和骄傲。前苏联《真理报》等许多报刊当时都登出她的艺照,并撰文称赞说:中国艺术家给世界人民带来了难得的文化生活享受,她的“顶碗”是最精湛、最优美的艺术,是如诗一般意境的杂技造型,将给人们留下美好记忆。
夏菊花
40多年过去了,夏菊花的杂技艺术以及她所走过的道路就如同是一首使人永远难忘的诗。这朵永不凋谢的红菊,依然在五洲散发着清香。
香自苦寒来
夏菊花,1937年10月16日出生在安徽潜山县一个姓徐的贫苦农民家里。5岁时,她的父亲为躲避国民党军抓壮丁,带着她远离家乡,到一个姓夏的马戏班里谋生。父亲含着眼泪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夏家班主作“押女”(被别人抚养的子女,称“押子”、“押女”),自己做着驯马、饲养等沉重的杂活。从此,菊花改姓夏,开始了极为艰苦的从艺生涯。菊花6岁开始练功,并演一些“惊险节目”。菊花的小辫子被扎起来,吊到几米高的空中,来回晃荡旋转,这玩命的项目称为“空中飞人”,夏菊花被吊得头痛眼花,眼泪直流,还得强作笑容,在上面表演穿衣脱衣等动作,一吊就是十几分钟,表演下来,头痛得像针扎,梳头时,头发一根根地往下掉。一次,菊花表演爬高梯,由于底座演员晃了一下,梯子一下“呼啦”歪倒了,因为没有保护措施,菊花从5米多高的空中摔下来,锁骨折断了,当场晕死过去。菊花醒过来时,只见父亲在身旁伤心落泪,受伤后没有钱医治,只用点草药敷上,休息不到一星期,伤未痊愈,班主又要菊花上梯表演了。更使菊花伤心的是,由于马戏班里营业不好,菊花的父亲被迫离开,到外地谋生。从此,菊花身边便无一个亲人,依靠马戏班其他姐妹的互相照应,在流浪艺人生活中煎熬。
天香云外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夏菊花终于得到了解放。
这年,14岁的夏菊花随马戏班由湖南衡阳来到武汉,进入“民众乐园”。她第一次穿上簇新的彩衣,登上了江城的舞台。在民众乐园文化学校的学习中,她一笔一划地学写自己的名字,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革命歌曲。在革命队伍的熏陶下,慢慢懂得了一些革命的道理,菊花萌生了一个朴素的想法:练好基本功,报答党的恩情。
1952年,杂技队要抽一批人赴朝慰问志愿军,夏菊花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高兴,认为这回可以很好地报答党的恩情了。可是,宣布名单时,却没有她的名字,她失望极了。队里领导告诉她,这次赴朝慰问演出,不让18岁以下的演员去。待赴朝慰问的杂技演员走了后,菊花蓦然想起了另一个演员,他!不也只有17岁,为什么他能去呢?哦!原来他的节目多,自己却没有单场节目。菊花由此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出单场节目来。
在老师的启迪帮助下,菊花根据自己腰部柔性较好的特点,选了“顶碗”这个节目。顶碗,以前一直都是男演员表演的,动作比较简单。菊花想:能不能经过改造,让它变成一个有技巧的节目呢?她用积攒的零用钱买来许多瓷碗,开始了初步尝试。为了不使碗掉下来,先得在头上压出一道深槽来。她把三块砖顶在头上,头皮压出了血,她咬紧牙关忍受着,一直到头上压出一个能平稳放碗的厚厚老茧,才练习顶碗。她从难从严训练,用的都是真碗。有时,碗在头上刚刚放稳,身子稍一晃动,“哗啦”一声,碗就摔了个粉碎。就这样,她一次又一次地练功、摔碗、练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终于练出了“顶碗”这个节目,未等赴朝慰问演出的演员们回来,她已正式上台演出了。
1953年夏菊花看了前苏联马戏电影中俄罗斯小姐表演的《叼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决意要把这个绝技学到手。经老师的帮助,终于在一年之后,她登台表演了《柔术咬花顶碗》,从此一鸣惊人。并带着它于1954年随武汉歌舞剧院赴朝慰问演出。她那精彩的表演,博得志愿军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掌声,成为每场必演的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1956年,菊花第二次赴朝慰问演出回来后,6月,她接到通知,随中国艺术团去西欧八国巡回演出。出发前,她郑重地向党组织提出了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在长达8个月的巡回演出中,她除了到剧场演出外,其余的时间都待在旅馆里练功和学习。回国后,武汉杂技团党支部通知她:经出国临时党支部讨论通过,上级党委已经批准了她入党的请求。
入党以后,夏菊花练功的劲头更大了,对杂技艺术事业更加热爱。1957年在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艺术团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杂技马戏比赛中,她从容上场,在悠扬悦耳的乐曲声中,精彩绝伦地完成了“顶碗”节目,获得大赛的“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夏菊花由此名扬四海。
1958年,她积极开拓“顶碗”节目的新思路,提出“双层双飞燕”高难动作的设想,得到团领导的支持,并为她创造练功的条件,选派老师指导和派人“保托”。这一设想实现后,她又提出“拐子顶”(即在层层凳子上用两个拐子支撑顶着碗的整个身体),这是一个很难掌握平衡的动作。开始由于凳子晃动,不好掌握平衡,她就细心琢磨,刻苦练习,经过三四个月的突击,完成了“双层双飞燕拐子顶”的高难动作。后来,她又提出了“衔水顶转”、“十字单手顶”,尤其是“脚面夹碗”等难度更大的构思。随着年龄的增大,她的腰不再像从前那样柔软了,练上一两个小时腰就疼痛难受,练久了腰就伸不起来。为了实现技术构思,她付出了比原来更大的劳动。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外出在家,她每天起早贪黑,勤奋苦练,数年如一日。晚上睡觉前,有时把头压在腿下面,身子折叠起来,构成一个美丽造型;有时把腿搬到头的后面当枕头。在出国的旅途中,别人将行李和道具都先托运走了,而菊花将道具碗放在自己的旅行包里随身携带,挤出时间进行练习。遇到外出开会,她就凌晨4点钟起床练功,练完功按时赶到会场开会。会后又回团练功,一直练到深夜。1963年,她终于练成了“十字单手顶”和“脚面夹碗”精彩、高难动作,乃属首创。1964年文化部在召开的会议上,提出全国文艺工作者要向夏菊花同志学习。1965年,夏菊花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1965年9月24日至1966年2月2日,夏菊花随以武汉市杂技团为主组成的中国杂技艺术团,赴法国、意大利、瑞士3国访问演出。她的精湛表演轰动了世界。法国报纸称她为“顶碗皇后”,意大利报纸赞扬她“表演了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表演的平衡动作和造型艺术”,瑞士报纸称她是“演出头等节目的小姐”。世界几十个国家的报纸都以“轰动”、“倾倒”、“迷人”等的字眼描绘夏菊花的杂技艺术。1966年11月18日至12月31日,她又随武汉市杂技团赴柬埔寨访问演出。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授予她“皇家一级艺术勋章”。她还获得阿富汗国家独立勋章,曾两次被加拿大政府授予荣誉市民。
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夏菊花(1965年)
成实向秋荣
1967年1月,夏菊花出国外访问演出归来。没几天,夏菊花被停止演出,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全身心地扑在杂技艺术上,怎么成了修正主义的“黑标本”呢?怎么是一朵“黑花”呢?她坚信自己没有错。一天,有人要她承认自己在旧社会根本没有受什么苦。对此,菊花义正词严地驳斥道:“我从小受压迫,受剥削,这是历史!在万恶的旧社会,受苦受难的人何止我一个!翻了这个案,就等于否定了我们的党!我不能说对不起党的话,这个案决不能翻。”7月1日是党的生日,身处逆境的夏菊花来到一家工厂俱乐部的后台,对正在那里演出的人说:“挨批挨斗我都不怕,可是,我是个演员,不能不演出呀!”就这样,菊花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庆祝党的生日时,登台演出了自己的节目。菊花的行为,招来了更残酷的打击。
1968年11月,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过问下,夏菊花得以重返舞台。在排练场上,她忍受腰部的伤痛,踏上用凳子组成的“断桥”,神情自若的练起功来。当“保托”的人走近她身边搀扶她时,才发现她的手冰凉,头上冒出了很多汗珠!不久,她就病倒了。医生检查她的腰伤后吃惊地说:“简直不可想象,腰椎骨积劳成疾已变形了,加上新的严重外伤,怎么还能练功呢?”夏菊花对医生说:“请你理解我,我好不容易熬过来了,我是党培养的,人民需要我,我要重返舞台。”
当她住院身体稍恢复一点后,就托人把“顶碗”的道具送到了医院,在病房里练起功来,由于体力实在支撑不住,碗被一次又一次地摔在病床上,医生劝她慢慢来,她说:“时间不等人呀!我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这样,在医院的病房里,她恢复了“顶碗”的一些基本动作。
夏菊花出院不久,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的前身)的摄像师来拍武汉杂技团的节目。当时,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建议只安排她上演一段忆苦思甜。菊花回答说:“不要为有镜头而拍镜头。我是一个演员,我希望组织上给我一个机会,我争取上节目!”领导沉思了一会,问:“你希望拍什么节目?”菊花说:“上拐子顶脚面夹碗,这是我‘文化大革命’前想完成而没有来得及完成的动作,现在我决心继续完成!”在开拍前,菊花在凳子上试了两下,然后,便上到4.5米高的凳上,手扶两根拐子,眼望远方,深吸一口气,不顾危险地起顶,又用双脚将头上的碗夹起来,伸出去,收回来,又放在头上……此时,摄像师们噙着泪花拍下了这些十分珍贵的镜头。
1972年4月,夏菊花婚后怀上第一个孩子。当她听说武汉文艺界要举行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的演出,并作8月在京参加全国性杂技调演的准备。当天晚上,她找到医院领导,提出做人工流产!大家听了说:“菊花啊!你为了杂技事业,34岁才结婚,现在怀了第一胎,怎么能打掉呢?”菊花却说:“杂技事业就是我的生命。这就像战士们打仗一样,枪声响了,我不能不上战场呀!”之后,菊花的爱人也从四川回信,表示坚决支持。这样,为了杂技事业,菊花主动打掉了她晚婚后的第一个胎儿。当年8月,武汉杂技团在京第一场表演时,当报幕员宣布由夏菊花演出“单层单飞燕拐子顶脚面夹碗”时,场上场下的人全都屏住呼吸!菊花每完成一个动作,台下都发出惊叹声!最后一个动作完成时,观众席沸腾起来了!兄弟杂技团的同志们围住菊花,热烈握手祝贺。许多演员说,看了你的演出,我们没理由不练好功!
在杂技团内,夏菊花把杂技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每到业余时间,她就主动到学员班去进行义务辅导,传授技艺,并做出示范动作。当她发现年仅9岁的李莉萍是棵“顶碗”的好苗后,已担任领导工作的夏菊花立即建议当作特招对象招进杂技团。1983年,在菊花带队并担任国际评委的第九届摩纳哥国际杂技比赛中,李莉萍的“顶碗”节目获得大赛最高奖——“金小丑奖”,轰动世界杂技艺坛。
晚秋更俊俏
1973年,夏菊花离开舞台,担任了武汉市文化局党委副书记兼副局长,1974年、1978年,她被选为全国第四、五届人大常委,之后又成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1981年,菊花被选为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社会活动多了,工作担子更重了,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她于1983年参加了江汉大学秘书系学习,取得大专文凭。
1985年,武汉市文化系统的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菊花被提升为市文化局局长。她依靠党委一班人,领导文化系统3000多名职工,在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指引下,努力开创全市文化事业的新局面。这时期,全市涌现了一大批中、青年优秀演员,好戏连台,获奖剧(节)目层出不穷。杂技的“排椅造型”节目再次在世界大赛中夺标,荣获1986年英国第十一届世界杂技锦标赛“黑湖塔”杯奖,楚剧《狱卒平冤》在1985年获得全国7项大奖,饮誉京华,震惊全国。这些都渗透了夏菊花的心血和汗水。
为筹划在武汉兴建一座代表国内先进水平、能容纳国外马戏团来演出的武汉杂技厅,1986年,菊花出差到北京,找到中央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同志,阐述兴建的意义和作用,得到其支持,当即解决了投资经费问题,促使项目上马。
1988年11月,菊花当选为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工作更加繁忙,但她时刻关心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深切关注杂技厅基建工程和武汉杂技团的建设。1989年3月,当杂技厅基建工程投资基金出现严重不足时,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夏菊花,便利用晚上和会议间隙时间,向中央领导同志汇报情况,解决了为杂技厅基建工程增拨投资的问题。不久,中央关于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的文件下达,正在安徽开会的她,接到武汉的电话后,即速乘船返回。船到汉口码头已是深夜10点多钟,她顾不上吃饭、喝水,立即赶到东湖宾馆,找到由渝过汉的中央清理整顿基建投资办的负责同志,详细汇报杂技厅基建工程的情况及其重要地位和作用,得到其理解和支持,同意将其继续纳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
1989年的金秋十月,即刚刚平息这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后不久,中国首次派遣以夏菊花任团长的武汉杂技团赴法国巴黎作商业性演出,她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去完成这项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当时法国是参与制裁中国的国家之一,加上东欧政局动荡、反华势力猖獗。菊花牢记中央、省、市领导的教导,“为祖国争光”,“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保持中国人应有的形象”,向全团同志提出政治素质过硬、艺术过硬、作风纪律过硬的要求。她以身作则,严明纪律,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60人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在70天的时间里,演出82场,观众达8万多人次,为国家创外汇23万美元。他们以精湛的杂技艺术,良好的作风,饱满的情绪,赢得了法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出国演出的任务。
五洲溢清香
杂技是一种世界性的艺术。20世纪90年代初夏菊花利用它超越国界的广泛性,大胆地提出在武汉举办国际杂技艺术节的设想和建议,以此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杂技艺术交流,推动武汉的改革开放。这个建议立即得到省、市和中央有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1992年9月6日—12日,武汉市在刚刚竣工的武汉杂技厅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来自世界13个国家的23个代表团232人,带着舞台、高空杂技、驯兽、滑稽、魔术5大类精彩节目,参加比赛演出活动。接着于1994年至2010年(除1988年因洪灾停办一届外),以同样规模在这里举行了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夏菊花连任这8届国际杂技艺术节组委会负责人和评委,为赛事风尘仆仆,日夜操劳,她和组委会的成员一起,圆满地完成了迎进、送出、赛前、赛中、赛后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
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的举办,加强了武汉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联系,广泛交流和提高杂技艺术,促进了全市经贸活动的发展。法国“明日与未来”杂技节主席莫克莱尔先生盛赞:“建成一座现代化杂技厅,是武汉人民的高见。这是一个既把武汉的杂技艺术推向世界,也把世界的杂技艺术介绍给武汉人民的圆形场地,供杂技艺员们一展风姿,也给武汉经济发展灌注了活力。”
夏菊花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除了参加各项例会、视察、走访、调查研究、率团出国演出外,还四处奔波,多方协调,帮助解决了长春观、古德寺长期被挤占后的返还问题;积极组织向孙泰等7名杂坛泰斗祝寿,并使他们获得杂技界的终生艺术成就奖“百戏奖”;参加筹备全国文代会的活动;提议授予关山月、常香玉、陈伯华等人为中国杂技家协会“荣誉理事”等等。2000年12月,夏菊花连任武汉市第八、九、十共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后卸任,继续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等职。她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红菊,在五洲散发着清香,为社会主义祖国增光添彩,熠熠生辉。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6/10/03/4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