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华中规模最大的纱厂:武昌第一纱厂创办人李紫云

在武昌武胜门北的长江之滨,矗立着一座“新巴洛克”式建筑。它造型对称,富于变化。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就是20世纪初华中规模最大的纱厂——商业巨子李紫云创办的武昌第一纱厂的办公大楼旧址。它见证了李紫云在纺织实业岁月里的人生浮沉。

革命洗礼猛觉醒

李紫云,名凌,真名李永生。1867年出生在武汉青山李家湾一个贫穷家庭。青山临江通湖,人杰地灵。少年李紫云决定走出李家湾闯荡外面的世界。由于没有文化,只能去做学徒。但李紫云不甘屈尊,他瞄准了当时最来钱的烟膏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英、法列强的威逼下,清政府无能地把鸦片贸易合法化,一时间中华大地到处充斥着烟土的味道,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百姓,不分男女,争相吸食,各大烟馆比比皆是。1894年李紫云在当时的繁华市区汉口做起了鸦片买卖,开办“福康隆”土膏店,正式做起了烟土生意。他先后在上海、郑州、沙市、长沙等地设庄收购,营业额日进斗金。几年内李紫云便拥有百万资本,成为一个靠烟土发迹的百万富翁。

1911年武昌首义打响民主革命第一枪,也打醒了李紫云这个靠捞偏门而发迹的商界大亨。在首义期间,武昌工商各界人士革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发动“保卫地方,协助军民”支持起义。时任汉口商会总经理的李紫云联合蔡辅卿、韦应南、刘歆生、刘子敬、万昭度,以及宋炜臣等32名商会董事联名发起“国民捐”,指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乘此千载难逢时机,以争万世和平之幸福。有勇力者当以身从戎,无勇力者即任以财助饷”。仅两个月便筹集资助革命军军费100多万元。

20世纪初华中规模最大的纱厂:武昌第一纱厂创办人李紫云

原武昌第一纱厂办公大楼旧址

20世纪初华中规模最大的纱厂:武昌第一纱厂创办人李紫云

1958年9月11日,毛泽东视察武昌第一纱厂

与此同时,李紫云等还发动全市商铺,每日准备数百担馒头,酒肉,由商民组织慰劳队送上前线。其个人赠10万银圆给起义军,以济军需。李紫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识大体,不为权贵折腰。首义失败后,清将冯国璋请汉口商会头面人物李紫云、蔡辅卿、马刚侯等出面维持商界秩序,李紫云、蔡辅卿、马刚侯等,或藏身租界,或走避乡间,不向占领汉口、汉阳的清军屈服。

李紫云通过首义的洗礼,加上此后和汉口乃至全国工商界知名人士的交往,眼界逐渐开阔,他意识到鸦片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危害,渐渐明白只有办实业,才能有利于民族发展。

“纺织大王”实业兴

民国初年湖北的纺织业已粗具规模。当时湖北棉花生产居全国第三位,机器纺织的棉纱、棉布取代了手工纺织的土纱、土布。汉口又是纺布的主要销售市场和转口码头,但市场上的纺布主要是从日本、上海运来的。李紫云经过考察后发现,武汉还没有由华商创办经营的纱厂。于是,他联合程沸澜、程栋臣、毛树棠等和一些积累了财力想谋求发展的商界人士共商,决定以入股集资的方式创办一个有较大规模的股份制纱厂。

1914年,李紫云集资组建纱厂,共集资210万两,其中程沸澜、程栋臣兄弟各集资40万两,毛树棠集资30万两,李紫云因投资60万两,被推选为股东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紫云定厂名为“商办汉口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武昌第一纱厂)”,制定一个原则性的规定:一纱厂的股票拥有权只能是中国人,不得转让和抵押给外国人。民国副总统黎元洪获悉后,亲笔题写“发家致富”大红匾相馈赠。

李紫云通过勘察,将厂址选定在武昌武胜门外曾家港江边,以每平方银币50元的价格购得地皮1万多平方。厂址靠近码头,不仅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进出,而且因地势开阔适合营建厂房群,又其周边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可以节约成本。

1915年,李紫云着手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当时纺织业最发达的国家是英国。于是,李紫云委托汉口英商安利英洋行从英国代购纱锭4.5万锭,织布机600台,定在1916年交付安装。由于英商安利英洋行的背信弃义,1918年8月,安利英洋行才将订购的全部机器及动力设备等运到武汉,交由上海安利英洋行的工程师来汉安装。李紫云错失两年赚钱的时机。

1919年冬,第一纱厂(北厂)在几翻波折后终于开工。开工之初,李紫云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企业管理。他用高薪从上海和湖北织布局招来熟练的技术工人,在本省各县及武昌城内招聘织工,对应聘者进行严格的技术考核,确保普通技术工人的素质。破格录用老部下陆德为第一纱厂副经理。

在开工的头两年,李紫云经营的一纱厂,无论是机械设备、技术力量、生产管理,都处于最佳状态,纱布做工精细,质量上乘,行销上海、宁波、天津、营口乃至全国。还通过购买、自建、合并等方式控制武汉的纺织业。第一纱厂在1920—1921年两年之间,获纯利白银120万两。

李紫云在1918年还和陆德泽合资开办“义康隆”匹头商号,零售布匹。李紫云办纱厂、做匹头生意,其生意很快占据了汉口纺织业的半壁江山,有“纺织大王”之称。他和后来的“震寰号”号东刘季五、“裕华号”号东徐荣庭成了武汉纺织界的三大寡头。时有“东乡出了个李紫云,南乡出了个徐荣庭”之说。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当年汉口纺织业生产的产值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

李紫云将盈余除转为第一纱厂股金外,还先后办银行、米行、银楼、药店、当铺等,并购置大量房产,仅积庆里就有房屋118栋。李紫云发迹后,曾重修北洋桥。武昌县西北江堤,每到洪涝季节,居民受尽泽国之苦,武昌县政府决定修筑西北江堤,李紫云为之捐资30万串,占武昌县政府修建西北江堤工程款的一半。他曾卖出8栋房产用作武昌青山永丰乡小学基金,出资资助梅神父医院。

英雄末路投井亡

但是,李紫云没能逃脱穷途末路的命运。1921年,第一纱厂的投资人见利润丰厚,便想扩大工厂规模,但购置新机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股东们一时难以筹集,安利英洋行利用李紫云等股东牟利心切的心理,怂恿第一纱厂向安利英洋行贷款。第一纱厂股东们落入陷阱,他们将全部的机器设备用作抵押向安利英洋行借白银200万筹建南厂,并与安利英洋行定购纱锭4.4万枚、布机700台,安利英洋行却用美国产的撒克洛威尔布机冒充,这批布机质量低劣,生产出来的产品根本就不合格。李紫云发现上当后与安利英洋行交涉,安利英洋行却反咬一口说第一纱厂没按规定的时限提出问题,不予理睬。无奈之下,第一纱厂只好将这批布机搁置在仓库,购置的机械设备成为一堆破铜烂铁,蒙受巨大的损失,也因此欠下安利英洋行巨额贷款。

1923年,南厂建成。此时国内纱布市场逆转。第一纱厂虽然是武汉唯一大厂,但产品质量比上海差,严重滞销,仓库堆存棉纱有万件之多。加上各投资者对生产管理不甚精通,致经济危机步步加深,到1924年关厂停工亏欠银行40多万。而此时觊觎李紫云董事长位置的其他股东趁机煽动职工对他的不满,在万般无奈之下,李紫云心灰意冷,于1924年初愤而辞职,从此不再过问第一纱厂的任何事务。

第一纱厂由于亏损,无法偿还安利英洋行的200万借款和购买的机器设备款,只能将全部厂房和机器设备提交给安利英洋行。一纱厂在建厂之初制定的原则性规定“不得转让和抵押给外国人”也成了一纸空文。债台高筑的第一纱厂至1925年,滚雪球般地欠下安利英洋行债款连本带利共计330多万。

1926年,北伐军攻打武汉,第一纱厂的棉花被付之一炬,1927年第一纱厂亏损高达150万之巨,银行停止贷款。自此,李紫云创办的第一纱厂再无资金运转,成了英国安利英洋行的囊中之物。这时李紫云的其他产业也纷纷败落,他卖掉汉口同善里的100多栋房产抵偿债务。英雄末路的李紫云在忧愤中投井而亡。李紫云靠卖鸦片发国难之财,而又在民主革命的炮火下猛然清醒。他创办实业,振兴民族工业,却被帝国主义势力盘剥殆尽,最终落得英雄扼腕空长叹。他的命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众多民族资本家的一个缩影。

20世纪初华中规模最大的纱厂:武昌第一纱厂创办人李紫云

1964年的武昌第一纱厂的工人们

英商掠得第一纱厂后,通过种种手段巧取豪夺谋利竟高达1000万元。抗日战争的胜利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逐渐削弱。1947年安利英洋行决定清偿债款,1948年以30多万元的价格了清全部债务。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纱厂回到人民手里,1951年完成公私合营。1970年改名为武汉市第六棉纺织厂(简称国棉六厂),1999年被一棉集团收购。原“武昌一纱厂”办公大楼作为历史建筑保护完好,在武昌江滩公园建有“民国武昌第一纱厂旧址”的纪念碑。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7/09/27/30440.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17日 上午9:26
下一篇 2024年7月17日 上午9: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