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家村和古钟家山

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古钟家村位于现汉阳区钟家村人行天桥东侧的一小山旁,这小山原在汉阳城外,名叫钟家山。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谙熟音律的樵夫钟子期曾在龟山西南、凤凰山以西的小山丘边依山结庐隐居。钟子期去世后,其族人居住于此,形成村落,名钟家村。

钟家村和古钟家山

钟家村的得名是与一个美丽的传说联在一起的。话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钟子期上山砍柴,在回归的路上,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子期静心倾听,不禁失声叫好。此时,弹琴之人伯牙对其赞叹声也感到惊讶,难道这偏僻的乡村也有懂音乐的人?循声而寻,伯牙见到钟子期,两人互道姓名,钟对伯牙的琴技表示钦佩。伯牙十分高兴,带子期到弹琴之处,他轻抚琴弦,一曲描绘巍峨高山的曲子随之奏出,子期一听,笑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接着伯牙又弹奏了一首表现滔滔流水的曲子,子期又赞道:“妙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止不住高兴之情,推琴而起,对子期的音乐造诣表示了由衷的敬佩,视樵夫子期为自己难得的知音。两人相约,来年再聚首。一年之后,伯牙带着琴又来到钟子期隐居的村落,意欲弹琴会友,但可惜天不假人寿,钟子期与伯牙别后不久就与世长辞,伯牙十分悲痛,他在子期灵前洒泪奏曲,凄凄而去。在行船回家的路上,伯牙沉浸在追思一生难得的知音钟子期上,心情十分沮丧,既然知音已失,弹琴兴趣索然。当船行至一渡口,伯牙换琴而上,并将琴碎至一山壁上。从此,伯牙终生不再抚琴。与这传说相关的三个地方,后来都有了相关的地名;钟子期隐居亦即伯牙痛失知音的村子,叫钟家村;两位知音切磋之处,叫作琴台;伯牙绝望摔琴的渡口,叫作琴断口……

顺着传说的指引,我们寻访当年钟子期的隐居之地。出北城巷之右,是凤凰山—凤凰山西南—龟山与凤凰山之间,据史料记载,这里当有一小山丘——钟家山,此即钟子期结庐之处。据当地老人回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里是有座钟家山,山下一弯荷塘,春荷簪夏荷花秋莲藕,成为此处一景。五十年代中期兴建长江大桥时,铲丘填塘,钟家山被夷为平地,周围建成居民区后,即为平山居民区。由此东西向,筑汉阳大道,东达江边,西至十里铺。在大道北侧建起一片楼群,因建大桥时有不少苏联专家,所建住宅楼为红瓦红墙,有几许欧式风格,一领风骚地吸引人的眼球若干年。因这片居民地处古钟家村遗址,亦就沿袭了钟家村的名字。

现在人们提到钟家村,所指的往往是钟家村的中心地带。其范围为汉阳大道和鹦鹉大道交汇处的周边区域。这里是汉阳商贸繁华之地,著名的汉阳商场以及闽东国际城、深圳铜锣湾等均在这一带。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7/15/48/48623.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17日 下午3:46
下一篇 2024年9月17日 下午3:4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