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的江城武汉,风云变幻莫测。汉口滩龙争虎斗,各路人物尽显风流。活跃在这个舞台的商人或是从草根拼搏而成的显贵,或是一夜财富尽散的潦倒者。民国初年兴起的武汉万姓四大家族之一的万泽生,就是从学徒而成巨贾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如今在原汉口总商会大楼角落边的残碑上,依稀还能辨认出万泽生在那个年代里的不凡过往。
20世纪20年代,汉口总商会会长万泽生筹建的汉口总商会大楼
经营钱庄赢利
万泽生(1874—1950年),名德润,武汉蔡甸大集乡万家墩人,在家中排行老三,两位兄长早亡。其父亲万有源早年在汉口的一家银楼谋生,后在汉口半边街开了一家煤炭铺,中年颇有积蓄。14岁那年,万泽生由叔父介绍到武汉的有成钱庄当学徒,得到老板丁久臣的青睐,丁久臣常带他出入各种商场,见识各色人等,他很快便熟悉了金融业务。18岁时就升为“上街先生”(又称“赶场先生”,或“跑街先生”),成为丁久臣的得力助手。在与客户的交往中,万泽生结识了广东潮州的巨商陈星帆,这位巨商见万泽生金融业务娴熟,便出资5万两开设丰成钱庄,请他担任经理,全权负责店内事务,并约定三年为一账期,盈利二八分成。由于万泽生为人精明,加上在以前的钱庄打下的根基,他分别在粮食、匹头、颜料、海味等大帮口中放贷款项,获利丰厚,三年后即净赚银子48万两。陈星帆对此十分惊讶,也更加信任他。这位广东老板为了留住万泽生,1911年将丰成钱庄改名为丰盛钱庄,让万泽生入股,与他合股经营并让万泽生继任经理。
万泽生用他的所得红利,于1914年将其父经营的义然炭铺扩大,改名为义源炭号,随后,他还与人合股开设亚新丝光染纱厂、玉丰米厂及4个分厂,独资开设丰太、太生两家当铺以及丰太估衣店。
汉口钱庄有本帮、徽帮、浙帮、西帮之分。徽帮几乎独占了汉口的匹头、棉纱、衣典等大商业,自组钱庄。浙商经营的绸缎、银楼、五金、颜料等都在汉口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势力渐大,而汉口本帮家数不多,势单力薄,万泽生却凭借有陈老板这位广东巨富为后盾,在金融界纵横驰骋,经营极为得手,声名大振,被推选为汉口钱业公会会长。万泽生家族和黄陂的万声扬家族、新洲的万耀煌家族、汉阳的万撝伯家族,成为当时汉口有名的四大万姓家族。万泽生和万声扬、万耀煌、万撝伯成为武汉万姓四个著名的人物。
建成商会大楼
1918年,万泽生以钱业公会会长的身份当选为汉口总商会副会长,次年升任会长。时汉口总商会临时设在汉口商务学堂内,规模不是很大,万泽生召集各界商人筹建新大楼,他与房产商周五常置换地皮,把偏居一隅的汉口总商会换到商业繁华区域——汉口中山大道949号,交由沈祝三的汉协盛营造厂承担设计并施工。建成的汉口总商会大楼(今武汉市工商联大楼)高四层,砖混结构,平面呈矩形,建筑底部采用花岗岩砌筑,外墙为假麻石贴面。面阔七间,中段五开间向外凸出,正中入口处有两根爱奥尼式立柱支撑的门斗,门斗上方的三角形与二层上的宽檐相连,三角檐上镶嵌“汉口总商会”五个金字,气派而又古典。由于汉口总商会居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很快就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经贸、文化活动中心,抗战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此成立,周恩来、郭沫若等亦曾来此组织重要的活动。
20世纪20年代时,万泽生还在裕大华公司、震寰纺织公司、汉口第一纺织公司、汉口既济水电公司等处入股投资。1931年春,万泽生联合陈镜堂、周绣山共同出资6万元,在汉口租赁燧华火柴厂部分厂房,创办了楚胜火柴厂,并自任经理。燧华火柴厂位于硚口仁寿路,原是纺纱大王李紫云创办的,因经营不善,当年便停产了。
产销联营火柴
万泽生租下厂房后,购置6部排梗机,4部拆板机,5台马达,于1932年7月份投产,日产火柴20箱,1933年即创纯利1.8万元,股东们见状决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追逐更大的利润。但好景不长,上海的“火柴大王”大中华火柴厂股东刘鸿生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主地位,利用自己雄厚的财力,不惜血本低价倾销,许多中小火柴厂纷纷倒闭,楚胜火柴厂盲目扩张导致经营不善,资金短缺,产品质量低劣,万泽生也不得不降价销售,至1935年楚胜火柴厂亏损高达28万之巨。但由于压价,刘鸿生亦损失惨重,他在基本统一国内市场后,为了解决同业间不正当竞争所带来的损失,他建议成立产销联营社,1935年夏,全国火柴工业产销联营社成立,楚胜火柴厂当选为理事单位,万泽生抓住这个绝处逢生的机会,扩大规模,更新设备,引进新式梗子盒片和板子盒片机器,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月产火柴达990箱,一举扭亏为盈。
20世纪30年代,万泽生的汉口楚胜火柴厂“飞燕”、“飞鹰”、“舞童”牌商标
1937年日军侵华,南京失守后长江中下游交通中断,外埠市场无法供应,火柴价格急剧上升,产量供不应求,楚胜日夜加班,日产火柴80箱,最高时达120箱,销售市场远及西北各省。至1938年结算时,3个股东各分得30万元,万泽生因为经营有方,多分红利3万元。1938年武汉沦陷前夕,楚胜火柴厂停工解散,之后楚胜火柴厂的全部机器设备被日商三井洋行所霸占,直到抗战胜利后,才由湖北省建设厅接收,后经历数次迁徙、变卖,改名为武汉火柴厂,解放后武汉火柴厂和燧华火柴厂两厂合并,改为国营武汉火柴厂。
在日寇占领武汉期间,万泽生将其店铺收歇,独资开设同茂参号。他不惧汉奸的威逼利诱,断然移居汉口法租界福熙村私宅,拒绝为日伪筹款,但却拿出1万元资助新四军。他还曾在故乡辛安渡设义渡,每年春节前后散发大米和寒衣救济贫苦乡民。
1950年,万泽生在武汉病故,终年76岁。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8/11/44/30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