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面积多大 常驻人口多少

湖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部,简称鄂。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全省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包含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个地级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3个县级市和神农架林区。

未标题-1.jpg

湖北面积多大

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2020年,湖北省共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湖北人口多少

2020年,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26个县级市 、35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5775万人。

地级行政区

武汉市

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总面积8494平方千米。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308]。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辖13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黄石市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长江港口城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辖4区1市1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

十堰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总面积23680平方千米。是古人类“郧县人”的发现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积蓄地,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辖3区1市4县: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宜昌市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于古宜昌。辖5区3市3县2自治县: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宜都市、枝江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襄阳市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98万平方千米。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辖3区3市3县: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鄂州市

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辖3区: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荆门市

地处湖北中部,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300万。辖一县两市四区:沙洋县、钟祥市、京山市、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

孝感市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而得名,总面积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革命老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有共和国开国将军50名,是刘华清、徐海东、刘震、聂凤智等将军的故乡。辖1区3市3县: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

荆州市

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1.41万平方千米。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辖2区4市2县:荆州区、沙市区、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监利市、江陵县、公安县。

黄冈市

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总面积1.74万平方千米。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学者。辖1区2市7县: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

咸宁市

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倚武汉,总面积9861平方千米。称谓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取《易·乾彖》“万国咸宁”之义,将永安易名咸宁,寓全都安宁之意,是中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辖1区1市4县: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随州市

位于湖北省北部,总面积9636平方千米。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辖1区1市1县:曾都区、广水市、随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辖2市6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仙桃市

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辖3街道15镇7乡,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辖3街道15镇7乡。

潜江市

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辖6街道10镇。

天门市

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因境内天门山而得名,有棉乡、侨乡、文化之乡“三乡宝地”美誉。是“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历史名人故里。总面积2622平方千米,辖3街道21镇1乡。

神农架林区

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瞰荆襄、南临三峡、西望巴蜀、北顾武当。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架木为坛,跨鹤飞仙,故名“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总面积3253平方千米,辖6镇2乡。

 【地势地貌】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61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105.4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500米之间,局部达2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布在两大区域,一为鄂中丘陵,一为鄂东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荆山与大别山之间的江汉河谷丘陵,大洪山与桐柏山之间的水流域丘陵。鄂东北丘陵以低丘为主,地势起伏较小,丘间沟谷开阔,土层较厚,宜农宜林。

  平原。省内主要平原为江汉平原和鄂东沿江平原。江汉平原由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是比较典型的河积湖积平原,面积4万余平方千米,整个地势由西北微向东南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网交织。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东沿江平原也是江湖冲积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鱼至黄梅沿长江一带,为长江中游平原的组成部分。这一带注入长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积狭窄,加之河间地带河湖交错,夹有残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积收缩,远不及江汉平原平坦宽阔。

  【河流与湖泊】 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230条,河流总长6.1万千米,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1232条,长约4万千米。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231个。

  【气候】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全省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最多,强度最大,是湖北的梅雨期。

  【植物及动物资源】 全省天然分布维管植物292科1571属6292种。其中苔藓植物51科114属216种,蕨类植物41科102属426种,裸子植物9科29属100种,被子植物191科1326属5550种。其中天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8种,Ⅱ级保护的43种),如水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钟萼木)、珙桐、光叶珙桐、莼菜、鹅掌楸、水青树、喜树、金钱松等。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的天然分布珍稀濒危植物63种,占全国总种数的16.24%。湖北省是“活化石”水杉的原产地,闻名世界的“水杉王”就生长在恩施州的利川市;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珙桐在湖北省的神农架国家公园、五峰后河、宣恩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成群落分布。

  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泽界、华中区。全省有野生脊椎动物893种,其中兽类121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两栖类48种,鱼类206种。其中属于国家和湖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58种(国家重点保护的112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的23种,Ⅱ级保护的89种;省重点保护的146种),如金丝猴、麋鹿、白鹤、白头鹤、中华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珍稀保护动物。黄梅县、石首市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分别命名为“中国白头鹤之乡”和“中国麋鹿之乡”。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彭锦云)

  【地质矿产】 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发现150个矿种(不含亚矿种,下同),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矿种91个,分别占全国已发现173个矿种和已查明162个矿种的86.7%和56.17%。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59种。在查明资源储量的非油气类矿产中,钛矿(金红石)、磷矿、溴、碘、石榴子石、泥灰岩、累托石粘土等资源储量居全国之首,铌、锂、锶、硒及盐矿等22种矿产的资源储量居全国的第二至五位,熔剂用灰岩、重晶石、长石、石膏及饰面用石材等29种矿产的资源储量居全国的第六至十位。湖北省铁、铜资源较为丰富,磷矿、岩盐、石膏、水泥用石灰岩为优势矿产。高磷铁矿、钒(沉积)、钛(金红石)、累托石粘土、页岩气为潜在优势矿产,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等前景较好,绿松石、百鹤玉、菊花石等颇具地方特色。全省共发现非油气类固体矿产地2051处:其中,大型189处,中型351处,小型及矿点1511处,主要以小型及矿点规模为主。主要矿产资源集中度较高,铁、铜、岩金、银、石墨、磷、硫、芒硝、石膏、水泥用灰岩、岩盐、天然卤水等主要矿产80%以上资源储量分布在大中型矿区(矿床),有利于建立较完备、规模化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业于一体的集约化矿业经济体系。地域特色显著,富铁、富铜和金、钨、钼、钒、钴、“三稀”矿产等集中分布于鄂东南、鄂南地区;磷矿、硫、(高磷)铁、煤、页岩气等主要分布于鄂西、鄂西南地区;重稀土、钛、萤石、重晶石、云母、长石等主要分布于鄂北、鄂东北地区;石油、岩盐、石膏、芒硝、溴、碘、硼、铷、铯、锂等主要分布于鄂中南地区;银、金、钒、轻稀土等在鄂西北地区占据重要地位。全省已发现的997处金属矿产地中,共伴生矿床占70.11%,且多数伴生有多种有用有益组份,综合利用前景好,但贫矿多,富矿少,矿石质量差,利用技术难度大。其中煤炭资源层薄、面广、质差;磷矿、铁矿以中低品位居多,富矿少;高磷赤铁矿、铝土矿、钛(金红石)矿、稀土矿、硫铁矿等矿产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嵌布粒度细、矿石质量差,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

  【建置沿革】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湖北历史悠久。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南阳、长沙、黔中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25—220年)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清江、襄阳、舂陵、汉江、安陆、永安、江夏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7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郡置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武昌、汉阳、安陆、襄阳、郧阳、德安、黄州、荆州、宜昌、施南10府和荆门直隶州、鹤峰直隶厅共60县、6散州、1散厅。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至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1927年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1946年8月至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辖6个地区(黄冈地区、孝感地区、咸宁地区、荆州地区、宜昌地区、郧阳地区),1个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省辖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沙市市、宜昌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今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省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湖北历史简介】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位居华中腹地,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湖北郧县等地考古发现的远古时代郧阳人、长阳人化石表明,早在七八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遗址,这里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壳彩陶、壶形器和带谷壳的红烧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反映出当时农耕、水利、渔猎、手工业、纺织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是楚文化发展的源头。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长江之滨,至商朝,湖北已纳入其版图。武汉市北盘龙城商代中期城址的发掘和省内许多地区商代铜器的出土,说明商朝势力已经远播到湖北汉水流域和长江南北。

  西周时期,湖北省境内出现以楚国为代表的诸多小国,这些小国后均被楚国所吞灭。东周时期,楚国以荆楚为基础逐渐壮大起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力进一步强盛,势力所及,东达吴越、齐鲁之境,北至陈卫郑宋等中原腹地,南达湖南,横跨江淮,形成霸业,威服华夏。楚国社会经济大步发展,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铁器生产得到改善和推广,丝织、刺绣、髹漆、采矿、水陆交通、城市建设、商品交易等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鼎盛时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秦汉时期,荆楚地区人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利用江河湖泊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湿、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发展林牧渔业,手工业、商业也比较发达,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医学、数学等科技、学术文化事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发端于荆楚大地的绿林军农民起义,为推翻新莽政权建立了丰功伟绩。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分割荆州,在湖北境内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由于战乱连年不息,北方流民大量迁入,随着农业发展需要,江汉平原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作物和渔牧业也十分兴盛。武昌(今鄂州)、江陵、襄阳、夏口(今武昌)等城市兴起,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唐代,荆襄鄂地区农业生产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成为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之一。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生产与贸易得到空前发展,制漆业为全国之冠,麻丝织、竹编天下闻名。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的兴盛,出现了一批著名诗人、学者,如孟浩然、皮日休、岑参、陆羽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游历荆楚留下了大量瑰丽诗篇。

  宋元时期,湖北农业经济曲折发展,城市经济与商品贸易比较活跃,教育事业蓬勃兴起;医学、文化、学术领域取得诸多成就,书法家米芾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明代,湖北农业经济得到很大发展,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明中叶,汉口、沙市等城市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与转口贸易十分发达。明末,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席卷湖北,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清代,湖北政区正式形成。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湖北的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棉花种植与纺织印染业兴起,经济比较发达。以商业贸易带动手工业发展,汉口、沙市、宜昌等城市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整个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势力的扩张,汉口、宜昌、沙市相继开埠,湖北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湖北的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被大量掠夺,地方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交通、金融、财政等重要领域被外国人控制,民族灾难日趋深重,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晚清时期,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洋务运动全面展开,湖北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推动了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新式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湖北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革命思想,聚集革命力量。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武昌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开端。

  民国时期,湖北经历了军阀混战、江城五四运动风暴,于1920年成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湖北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曙光。1923年2月,汉口爆发了著名的“二七”江岸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巅峰。

  大革命时期,武汉和湖北地区工农革命运动高涨,一度作为国民政府首都,成为大革命的中心。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湖北各地举行秋收暴动,建立了鄂豫边、湘鄂西等苏维埃政权。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又成为抗战首都。著名的武汉大会战和抗日民主根据地发动的武装斗争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抗战胜利后,湖北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建立革命根据地。1949年湖北全境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湖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湖北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湖北经历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随后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经历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尽管湖北经济建设遭受到严重挫折,但仍取得长足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后,湖北克服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湖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进程,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把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落后的省份建设成为一个以工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较协调、交通发达、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欣欣向荣的新湖北。

  改革开放新时期,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湖北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在区域发展中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延续了“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增速在全国位次前移。在新常态下,湖北正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五个湖北”建设,以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宏伟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8/15/11/12212.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3月18日 下午3:07
下一篇 2024年3月18日 下午3:1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