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改道与汉阳之名

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汉水改道又称汉水下游主河道及入江口稳定形成。

汉水为长江上的最大支流,全长1497公里。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嶓冢山,自西北向东南流入湖北境内,经汉川县在古汉阳境域入长江。明成化初(1465—1470年),其下游在今武汉市汉阳区境内稳定形成一主河道,在龟山北麓注入长江。

汉水改道与汉阳之名

改道前河道演变

先秦时期,汉水流入湖北境内后,因受西北——东南走向的武当山、荆山的制约和大洪山的阻挡,便自丹江口起在两山峡谷地由西北转东南行,从宜城以下流到古云梦泽(喜马拉雅山运动形成的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区)。这个时期,汉水下游河道比降显著,落差极大,两岸夹山,水流湍急,不存在主河道问题。此期间,位于今汉水之东,与今汉水基本平行,又通过支流、湖泊与古汉水相沟通的倒水形成了一个江口——龙口(今鄂州市对岸)。汉阳境域属古云梦泽,经过相当长时期的演变,古云梦泽出现许多陆地、山丘和湖泊,汉水逐渐在区境内形成河道。在战国时代,伯牙由楚国赴晋,乘船行驶汉水,在今汉阳区或蔡甸区某个渡口上弹琴,与钟子期成为知音。这是一个传说与信史交织的故事,说明当时汉水在汉阳存在河道是可能的。

秦汉时期,因长江在江陵以东继续通过夏水、涌水分流,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扩展,而汉水自宜城南流到钟祥以下,地势低凹平坦,河道比降骤然缩小,水流趋于迂缓,水流中挟带的大量泥沙随水流逐渐下沉,形成自钟祥、潜江向东南的汉江三角洲……促使古云梦泽水体面积变小。在两个三角洲上,汉江出现县级行政建制华容(潜江西南)和云杜(湖北京山)。

六朝时期,江汉地带的地质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掀斜下降,荆江的分流因此也逐步向南移,原来古华容南部的云梦泽水体逐步被荆江、汉水新扩展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取代,东吴在这里设置了监利县,东晋又增设了惠怀县。汉水下流河道在这个时期基本形成,而在汉水下流又析出沌水,接连汉川的诸湖泊,注入汉阳、汉川、仙桃交界的太白湖,最后在沌口、新滩等处入长江。太白湖全盛时期,晋朝在这里设置了古汉阳第一个县级建置沌阳县。

在今汉阳区境内,有一股汉水至琴断口后,分叉向南在琴断岭与米粮山之间的沟壑(现为琴断小河)流入诸湖,在永济港(沟嘴)入江。此外,这些湖泊东临长江,江水也有通过今墨水湖一带在后来的汉阳城之南入江。

隋、唐、宋时期,荆江、汉水不断扩充,江、汉两三角洲继续向东发展,云梦泽主体被淤成平陆。汉水下游河道东注沔阳(仙桃市)、汉川的小湖群,进而又多路填充太白湖,然后在武汉市的上游析出了沔水口、新滩口、水洪口、窑头沟、邓家口、东江脑、鳊鱼套等许多水口,形成汉水下游河道散射状水网。此期间,在武汉下流出了一个与汉水相通的入江口——沙芜口(沙口)。汉水下游河床形成后,水流自竟陵(今天门)以下分为三支,均经沔阳流入汉川,其中北支经过刘家塥,有涢、臼、襄、郢四水前来汇合,而被涢水加强的汉水北支后来又有沐、索、滠三水汇入,合流后称沌水,由黄陵沙芜口注入长江。

此时汉阳境域除沌口、通济港和城南入江口外,还有龟山(大别山)北之入江口。明代以前,古月湖与汉水相通,汉水也经过月湖,在龟山北入江。因月湖水面大,极可能为长江边之滩,故入江口不明显。月湖入江口、城南入江口水量都很小,两个大的入江口都在后来汉阳县治之南,所以依山南水北之旧例,隋开皇十七年(597)改沌阳县为汉津县,大业二年(606)改汉津县为汉阳县。即为汉阳县治所有汉水水道,且汉阳县治离长江不远,汉水在境内有入江口。

改道前多个入江口

汉水改道前入江口,史典记载不一,后论者也是众说纷纭。入江口历有山南之说和山北之说,山南山北即龟山(大别山)南北。然而不管何说,汉水在明成化初改道前确实有多处入江口。

1.龟山(大别山)以北入江口。经古月湖入江(当时无月湖之名),大致与今汉水入江口一致,但成化前不是主入江口。据《明一统志》载:“汉口在大别山北,即汉水与涢水会流之入江处;梁城在府城东北,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旧基”,“汉水在府城北,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锁穴在大别山阴汉口,今山阴二处有石穴俱存,即其系锁处也。”《明一统志》在天顺五年(1461)成书,在成化元年仅前4年,汉水在今龟山之北有入江口应可信。

2.龟山之南入江口。明成化初以前,汉水在龟山南也有几个入江口,除沌口、新滩、通济港外,汉阳城南有入江口,处今鹦鹉洲之尾,对岸为武昌之鲇鱼套。史书上亦有记载。《明史·地理志》载:“大别山在城东北,一名翼际山,又名鲁山。汉水自汉川县流入,旧经山南里河口入江。成化初,于县西郭师口之上决而东,从山北注入大江,即今汉口也。”这里的里河,应为后来的夹河。叫什么河,并不重要,这里所指的方位及时间很明确,龟山、汉阳城之南确有汉水入江口。

3.沙口入江口。沙口在今黄陂与汉口交界处。明嘉靖《汉阳府志》载:“汉滩,滩纳滠口、武江诸水,浩渺无际,其入江之口曰沙口……”

4.沙包入江口。处今汉口一元路江边。汉水进入今汉口之北有襄河故道,此地低洼,在后湖、黄花涝地区亦有小股水流分汊注入长江,今一元路(沙口)为入江口之一。

汉水下游主河道及江口稳定形成和汉阳之名的沿用

明成化初,汉水下游连年大水。天顺七年(1463)、成化元年(1465)、三年、四年、五年及十四年均发大水,堤防多次溃口,终于在汉阳县西排沙口与郭师口(今郭茨口)之间决而东下,发生了一次大的汉水改道,汉水从不稳定的多口入江,经过多年演变(其他河道均因水量减小、地形改变、筑堤拦水而淤塞)归一为从龟山之北入江。明嘉靖《汉阳府志》载:“襄河,在汉口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汉水从黄金口入排沙口,东北转折,环抱牯牛洲,至鹅公口;又西南转北至郭师口,对岸曰襄河口,约长四十里,然后下汉口。成化初,于排沙口下、郭师口上直通一道,约长十里,汉水迳从此下,而古道遂淤,今渔利略存,舟楫已不通矣。呼襄河者,水自襄阳来也。”

汉水改道归一道从龟山北入江后,汉阳城从汉水之北变为汉水之南,依水南为阴之义,汉阳城应改名为汉阴。但汉水改道后,汉阳之名未改,这一点史籍上均未记载。一般认为,汉水改道时,汉阳之名已使用860余年,是沿用不改的主要原因。其实,汉水改道后,汉阳城之南仍有汉水入江口。汉阳城西南边有一夹河,《明史》称之为里河,夹河之水分南北两部分,北自月湖经陡码头而来,南自永济港(通济港)沿刘公洲(洲消失后沿拦江堤即江永堤)而来,两水在今夹河路汇合,向东在汉阳城南外入江。而南来的夹河之水为西南诸湖之水,诸湖之水中有汉水自平塘渡(琴断口)经琴断小河过今三眼桥而来。据余家旐著《新辑汉阳识略》(1869—1949)载:“汉水至平塘渡汇南湖诸水原由永济港(一名火巷)入江,今江永堤筑塞,意江永堤未筑时,外为刘公洲所束,折而北至陡码头东今永安桥,月湖自北来会,复东行,由南门河口入江。”由此汉阳城仍有汉水之北之意。

改道成因

汉水下游主河道及入江口这一根本性改变,主导因素为自然因素,即长时期各种地质构造运动综合的结果。至明代,长江、汉水泥沙的堆积,使云梦泽巨大水体已不存,其遗迹的湖群多数成陆,形成汉水下游冲积层,逐渐汇成一股水量充沛的河道。明成化五年汉阳有发生地震的记载,是否与汉水改道有关尚无记载。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人为因素。明代,朝廷实行“招民垦荒”政策,原人口稀少的江汉平原人口不断增加,人们不停地垦荒筑堤,将汉水挤压约束而成为一支较强的水流进入长江。开荒开矿,大量植被被破坏,泥沙流失,也加速了汉水下游一带湖泊、沼泽、支河和水口的填充、淤塞,从而有助于形成一个水量充足的汉水入江口,并最终将汉水多道归为一道,使多个入江口集中于一个入江口。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8/19/23/49034.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18日 下午7:23
下一篇 2024年9月18日 下午7: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