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王”江秉诚在抗战中的壮举

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江秉诚,字常均,1877年生于湖北沔阳(今仙桃)。抗战前家住汉口辅义里9号。他从轮船上的一名见习生、轮机长到船长,再到开办轮船公司,毕生致力于航运事业。由于他善于经营管理,经过短短的5年,便快速发展成长为具有安合与和春两大轮船公司,拥有大小轮船多达10余艘的庞大航运集团。安合公司主要经营长江及内河的航运业务;和春公司则负责开发武汉三镇的轮船码头和长江两岸的轮渡业务。正是他的参与,大大拓展了武汉作为“九省通衢”的航运事业,也极大地改变了隔江相望的武昌和汉口的交通。由于这些发展与三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江秉诚也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备受关注和青睐,从而获得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武汉“船王”之美称。

武汉“船王”江秉诚在抗战中的壮举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江秉诚将购买的联升、利江、壁源等小火轮投入到内河的航运中,先后开辟了汉口至彭家场航线,由长江入通顺河,经黄陵矶、三羊头、香炉山、沙湖、太阳垴等地。继而另辟汉口至西流河、汉口至峰口、沙湖至监利、沙湖至新沟咀等众多航线。把内河及其主要支流都融会贯通起来,织成了一张颇具规模的内河航运网。接着又在浩瀚的万里长江航道上,组建了以利湘、安平、华昌等大型轮船编队;浩浩荡荡地行驶、往返于汉口至九江、南京、沙市、宜昌等大中城市。和春公司则先后在武汉的中心地带开辟了王家巷、四官殿、苗家码头、清佳楼等4处巨型轮船码头;还为三镇最早开辟了定点、定时的轮渡;控制着武汉大部分的轮渡业务。而两大公司拥有的集团规模,形成了足以与各大船舶公司竞争的局面。

江秉诚虽然拥有如此巨大的产业与财富,但他从来不置办田地和房产,全家在汉口生活了几十年,都是租住他人的房屋。其资产大部分用于继续扩大航运事业外,其余则多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如为武汉和老家沔阳修筑堤坝、疏浚河道等,他总是慷慨解囊;1931年沔阳遭遇特大水灾,他捐米四百担、棉衣百套等物资;而洪涝灾害又是沔阳、武汉等地区的“家常便饭”,正如民间谚语所说: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就是指洪涝灾害的频繁。所以他的“任务”也就延绵不断了。江先生也热衷于发展教育事业,如捐资兴办震旦中学并亲任校常务理事等。而他最大的手笔和闪电般的拍板,还是在抗战初期上海告急时,他竟来不及与家人商量,就毫不犹豫地一次性捐出了6条轮船,去堵塞上海吴淞口,以阻挡日寇的入侵。要知道轮船就是他的命根子,是他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啊,但此时此刻,国家的命运高于一切,比什么都重要、都神圣。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为了抗日救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誓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因此他完全没有顾及到自家的利益和得失,更不考虑本身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江秉诚先生剩下的几条轮船和其他家业,均在日寇对武汉的狂轰乱炸中化为灰烬。江先生一生苦心经营的事业毁于一旦。在这种困难与家仇的双重打击下,在极度的悲愤和身心交瘁中,江秉诚一病不起,终于于1941年暴卒于汉口两仪街27号,享年64岁。后安葬于沔阳余家场。他至死都怀着巨大的民族仇恨和未了的振兴民族航运事业的心愿,但他未能等到抗战胜利的这一天。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18/19/39/49072.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18日 下午7:37
下一篇 2024年9月18日 下午7: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