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季度26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近三成

9月20日,2024年三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东湖高新区举行。长江日报记者获悉,三季度全市共26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988.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额占比近七成。

“稻米造血”攻克技术难关,2026年投产

项目投资是稳增长、扩内需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集中开工的主会场,是总投资25亿元的武汉禾元生物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产业化基地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面积30亩,主要建设2栋原液生产厂房、1栋仓库、1栋稻谷加工车间和粮仓、能源中心和配套设施,预计年产值50亿元,带动超万人就业。

据介绍,该项目利用水稻胚乳细胞开发生产植物源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到水稻细胞,诱导成完整的稻苗,通过制药车间,提取、纯化稻米原料,获得纯度大于99.9999%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俗称“稻米造血”,攻克了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的技术难题,规模化生产后将有望实现药品国产化替代。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在临空港开发区,此次开工的网安基地创新园项目占地面积约16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半导体及计算机材料及部件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中试试验中心、材料测试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园区配套等。该区相关负责人称,项目将构建网络安全产业的上下游生态链,吸引相关企业和资源向园区集聚,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络安全产业集群。

在蔡甸区,总投资50亿元的武汉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破土动工。该项目位于联东U谷武汉国际创新中心,将建设2栋数据中心机楼,以及动力中心、研发及运营中心等,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达产年产值5.4亿元。

据市发改委统计,此次集中开工的261个项目中,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投资进度表现较为亮眼。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共计75个,总投资543.1亿元,占全市投资额27.3%,涉及网络安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主要集中在东湖高新区、江夏区、临空港开发区。

“总部经济”成强劲引擎

市发改委介绍,此次开工的项目中,现代服务业项目63个,总投资407.3亿元,占比20.5%。一批总部经济项目落户武汉,加快我市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位于东湖高新区的森峰激光华中华南总部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主要研发制造高功率激光器、激光切割设备,以及储能电池模组产线设备。据悉,森峰激光在全国行业细分领域走在前列,它的落户助力光谷打造成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激光产业集聚区。

此外,此次开工总部项目还有临空港开发区的名创优品数字制造和华中运营总部、江夏区得力集团有限公司华中总部、黄陂区五芳斋华中区域总部等。

“总部经济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付兴表示,261个重大项目中,五成以上为产业项目,其中大部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制造业项目。企业区域总部落户武汉,必然会带来产业的聚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铸就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市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开工的项目中,1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占总投资额的67.8%,其中100亿元项目1个,总投资504.0亿元;30亿—100亿元项目11个,总投资567.5亿元。

武汉枢纽直通线开工,基础设施“加速跑”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以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系统提升片区功能品质。”市发改委投资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集中开工项目中基础设施和民生改善项目达78个,投资额占比44.4%,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

在东西湖区,总投资达60.3亿元的李家墩片区城市改造提升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配套建设市政道路、供水电气、园林绿化等工程,将该区域打造为金银湖“创谷”,促进城市和产业“双集中”。

此外,湖北省运动医学中心、中法知音高级中学、左岸大道(兴七路至洪兴二路)建设工程等民生项目开工。

据悉,本次纳入开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为武汉枢纽直通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提升武汉干线通道运输质量,提升枢纽内运输组织灵活性安全性。

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扎实推进“项目投资比拼年”行动,持续营造“大抓项目、大抓产业、大抓创新、大抓环境”的浓厚氛围,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辑:王冲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1/11/24/50117.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21日 上午11:24
下一篇 2024年9月21日 上午11:2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