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治水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

陶述曾,武汉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抗战时期,他组织与参与修建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昆明机场等工程;抗战胜利后,主持了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中游防洪和水利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从黄河到长江越万里创治水功业直追大禹,由晚晴到现代历百年为祖国人民奉献无私。对中国的水利和交通工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持完成黄河堵口复堤

陶述曾,原名翼圣。1896年出生在新洲倒水河畔的汪集镇陶胜六弯。他的家乡的小河经常洪泛成灾,在他家的门楣上,有祖父留下的洪水刻痕:“道光二十九年大水至此”。少年时随为官县令的父亲陶月波在河南念书。喜读《山海经》、《水经注》、《地理志》等书籍。1906年入开封旅汴中学,1911年武昌辛亥首义成功后,考入武昌军官学校工兵科学习。在军校学习期间,一位教地形的教官对学生们说:“为生民立命,为万世立功的禹稷才是真正的英雄。”这句话对家乡频受洪水灾害的陶述曾影响很大,竟决定了他终身立志的事业。1921年陶述曾从北京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回到了他度过少年时代的黄河之滨,志向拯救黄河灾民于水火之中。在那军阀割据的年代,陶述曾的理想和抱负无法得到施展。两年后,他回到湖北武汉,艰苦创业,开矿办厂,因国乱当头,屡受挫折却毫不气馁。韶赣回道工程开工,他奔波在岭南的重峦叠嶂之中,开始了他治山治水、修路架桥的人生旅途。黄河防汛堵口、汉江遥堤堵口、琼崖铁路工程的施测,都留在了他的身影。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带着老母、爱妻、幼子赶赴湘桂铁路,冒着日本飞机的轰炸,指挥抢修抗日战争急需的铁路,保卫了运输线。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陶述曾克服重重困难经越南到昆明,参与了滇缅铁路、中印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

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治水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

陶述曾

1946年春,陶述曾领命出任黄河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局总工程师。挑起了让黄泛区人民在抗战胜利后能早日重建家园的施工重担。

黄河自1938年从花园口南流以后,成为一条没有尾闾的河流,失去控制的洪水恣意肆虐在没有防范的平原上,居民村落一夜之间即可成泽国。而干涸断流8年的黄河故道两岸,原有的大堤,或被沿堤挖战壕,或被开为大车缺口,甚至被挖平了种庄稼,如果不修复故道河道堤防就堵塞花园口,无异于让黄河洪水在故道造成新的泛区。然而,当他从故道查勘后到达花园口堵口工地时,眼前的情景却使他万分惊讶。原来,堵口工程在美国联勤总部委派的顾问、美国工程师塔德的指挥下,1460米宽的决口,已捆厢进占了1060米,只剩400米宽的口门,黄水在口门中湍急奔泻。塔德计划要在当年大汛到来以前的6月将口门合龙闭气,情势紧急,一定要阻止塔德计划的实施。陶述曾顾不得旅途劳顿,立刻以总工程师的身份编制了一份施工计划。但美国顾问塔德拼命反对这个计划,并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陶述曾因此离开工地,塔德则日夜赶工,架桥抛石。无奈黄河伏汛6月28日就抵达花园口,数日之内,所搭栈桥尽被冲没。塔德面对滔滔黄水,只得承认失败。为此,原堵复总局局长引咎辞职,继任局长朱光彩电请陶述曾复任总工程师。陶述曾返回工地后,发现口门河势刷深剧烈,原设计的栈桥平堵方案已难施行,便重做设计,创造性地在黄河上采用双仔戗立堵的方法,终于在1947年3月胜利完成了这个在黄河史上最后的堵口工程,使黄河安然流回了故道。

陶述曾在新中国成立后仍关心黄河。他对根治黄河提出的设想是:在中上游重视林业、牧业,贯彻以水土保持为核心的林牧保农方针;在中游晋、陕、豫峡谷进行梯级水库开发,拦洪拦沙蓄清,为下游河槽刷沙创造条件;改造黄河下游河道,使它成为有充分行洪能力的沉稳航道。他还提出下游治理的三个具体方案:第一为局部改道方案,使黄河从沁河口到陶城铺一段走现河道左岸的原阳、封丘、长垣,入北金堤滞洪区,在陶城铺归现行河道,并建议黄河近海口段从北镇起改道东行,从小清河入海口的左边流入莱州湾。第二为清浊分流方案,从沁河口沿黄河左岸新筑一道左岸大堤,延伸至徒骇河入海口的左岸海边上,现河道的左岸大堤改作新河道的右岸大堤,使黄河下游全部改走新道,夺徒骇河入海;新河道走清水,现行河道排上中游来的洪水和泥沙。第三改造现行河道,以河南段为重点,束窄嫩滩,扩宽二滩,保护老滩和大堤。

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治水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

20世纪60年代,陶述曾(左一)与亲属在北海

花园口竣工以后,陶述曾就任了交通部广州港工程局局长职,开始了对广州港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1948年下半年,解放战争进展神速,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陶述曾他于年底返回了武汉。

指挥战胜武汉特大洪水

1949年初,他在武汉与中共中原局地下党取得联系后,到黄石市源华煤矿公司、汉冶萍公司冶炼厂、华新水泥厂等单位,对一些上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使他们坚定护厂护矿的思想,迎接解放。2月,经中共地下党同意,出任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他利用这一职务为保护好武汉市企业、厂矿、物资、设备,为城市设施回到人民手中作出了贡献。

武汉解放后,百废待举,他主动接过大冶源华煤矿公司董事长的重担,四方奔走借贷筹款,积极开掘新井,三个月后,煤产回升,缓解了武汉市的供煤紧张状态。9月,他欣然应聘为武汉大学土木系教授,以自己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渊博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1950年6月,出任湖北省防汛总指挥部副总指挥长,兼任长江中游工程局总工程师,挑起了江汉防洪的重任。他一上任就跑遍了江汉平原,查勘长江,汉江河势,调查堤防围垸的历史和现状,研究险工险段的防护,并且通过地质考察,提出了江汉平原堤基青沙层的普遍存在是影响堤防安全的严重隐患。

1954年,长江发生百年未遇的罕见特大洪水,武汉关水位达到创记录的29.73米(吴淞高程),远远超过1931年和1935年的洪水水位。此时陶述曾任市防汛总指挥部总工程师。当时环绕武汉市的大堤全长147公里,堤基情况复杂,堤防质量较差,堤顶高程普遍偏低,防汛难度极大。陶述曾首先派出总工程师室的全体工程师去现场摸清堤防情况,对全体防汛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协助总指挥长健全防汛抢险的组织机构和物料供应。同时,夜以继日地赶写《防汛与抢险》小册子,印发到基层指挥员与技术人员手中,指导他们正确判断险情,运用恰当方法抢救。随着江水位不断猛涨,根据水情预报,他参与总指挥部制定了五次大的加堤战役,始终把大堤的加高加固抢在洪水上涨之前。每一次重大险情,他必到现场亲自指挥。在防汛抢险中,他提倡科学方法,如采用导渗的办法处理漫浸,用倒滤井的办法处理管漏,用木排防浪减轻对大堤的冲刷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打桩、沉船、抛石、压浸等方法更是制订出技术规定不准滥用。他言传身教,要前线指挥人员处险不惊,分析堤情水情,找到险情的原因再适当处理。为此不仅节约了大量工料,也提高了排险的保证率。他根据水情的变化(如上涨阶段、高水位持续阶段、退水阶段)和武汉市堤防的具体情况,预先指出可能发生的险情种类、预防措施和抢险方法,写成文章发表在《长江日报》上,对全面指导防汛抢险斗争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整整100个日日夜夜里,他与百万防汛大军同舟共济,在防汛抢险中合理运用科学技术,为抗洪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规划指导湖北水利建设

1955年4月,湖北省水利局改组为省水利厅,陶述曾出任省水利厅厅长。1962年任湖北省副省长兼任省水利厅厅长。在任期间,为发展湖北省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陶述曾上任后,首先抓防洪体系的建设。江汉干堤普遍进行了加高培固、消除隐患的工程建设,江汉中下游在完成了杜家台分洪工程,尤其建成丹江口水库后,抗洪能力已大大提高。对江汉平原如何提高防御长江洪水的能力问题,他积极主张兴建三峡枢纽工程,并且主张三峡工程应把防洪目标放在首位。长期以来,江汉人民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创造了打桩、挂柳、抛石、沉船、堆土压浸等防汛处理险工的方法,但在使用时往往不顾及险情的特殊性盲目处理,有成功的经验,更有不少失败的教训。陶述曾通过对江汉水情、河势、堤质、堤基的广泛调查,科学地批判地总结了这些传统方法,从堤防出险的原因与类别,科学地阐明了这些方法的使用技术条件,指出了它们适用的范围,不可滥用。在武汉市与湖北省的防汛实践中,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导渗原理在加培堤防、处理漫浸和管漏中的运用,例如,对于堤防断面不够而又要临时加筑子埝的堤段,他要求加做滤水内邦;对漫浸,他提出开导渗沟和做滤水压浸的方法;对管漏,可先用倒滤井处理漏口,再堵截管漏通道等。实践证明,经过他总结和发展的江汉堤防防汛抢险方法是行之有效、节约工料的系统科学方法,在指导江汉防洪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治水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

民国著名北大教授、陶述曾胞兄陶希圣(前排右)以及家人1965年在台北

陶述曾积极研究平原湖区的治理。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湖区水系混乱,排泄不畅,每当外江高水,极易渍涝成灾,土地虽广阔肥沃,却不能稳产高产。陶述曾为此狠抓勘测设计力量的扩充和基础技术工作建设。他亲率各行业专家多次到湖区考察,研究治理方案,并组织技术力量开展湖区治理规划。使荆北四湖地区建成800万亩粮棉生产基地;在汉北地区,他亲自率队选线开挖汉北河,引来汉江水灌溉,使之变成旱涝保收的米粮仓。同时,他对汉南平原的灌溉与排水,东西湖的围垦等都贡献了卓越的智慧。

在治理湖区的同时,陶述曾为山区丘陵区的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操心,同时还想到了航运、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从1956年组织府河流域规划起,陶述曾连续对多条小流域开发规划和大中型山谷水库选点,并对效益好,开发条件优越的工程开展了前期勘测设计工作,使漳河水库、白莲河水库、富水水库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枢纽工程得以顺利建成。在他的指导和支持下,明山水库采用先进的连锁管柱法处理基础防渗;白莲河大坝建成了代料心墙坝,为湖北大坝建设利用当地材料开创了新经验;对渠系建筑物推广新型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施工工艺;全省的水利工程建设队伍也迅速成长。在这期间,陶述曾的足迹踏遍了湖北的山山水水,解决了数不清的工程难题,使湖北省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在湖北人民心中铸就了不朽的丰碑。

湖北近代水利巨擘:陶述曾治水建设贡献出卓越的智慧

陶述曾(前排右二)及家人1965年在北京

陶述曾对家乡新洲水利建设尤其关注,特别是在倒水河的治理工程上,他亲自向湖北省人民政府呈写《关于新洲县倒水河综合开发工程的查勘报告》,提出行之有效的工程构想。1970年6月中旬,倒水河治理工程在陶述曾的亲临指挥下破土动工,施工河段长36980米。在李集刘家沙洲斩断老河,经周昭湾、龙王墩、米筛湖、朝天闸、张旗牌至龙口,重开一段新河,引倒水直入长江。沿河兴建26座水闸,15座电排站,2座公路桥和龙口节制闸,共完成土石方3.475万方,混凝土7.88万方。参战的有新洲、红安、麻城等县民工共19万人,其中新洲15万人,出动板车数万辆,打眼放炮,人工挖土开石,牵引拉车运土筑堤。新洲人民经过两年浴血奋战,于1972年3月胜利完成任务,终于将倒水撇入长江。

1983年,87岁高龄的陶述曾,再一次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仍然是饮用塘水,心情特别沉重。回到武汉后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万元为家乡兴建水厂,并亲自设计绘图,寄回家乡。30多年过去了,陶胜六湾的700多名乡亲一直都在饮用他建的自来水厂的水。

晚年的陶述曾参加了三峡选坝现场会议,参加了国务院召开的三峡可行性报告论证会和黄河流域规划会议,并且为这些会议撰写了论文。并多次到鄂东大别山区考察水土保持情况,写出了多篇调研报告。

陶述曾曾任湖北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等领导职务。在担任这些科学技术团体领导职务时,他积极组织科技专家解决国家建设中的疑难课题和攻关项目,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成为湖北科坛上很有影响的活动家。陶述曾是湖北近代水利的奠基人,他毕生从事交通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位勤奋而又卓越的工程师,以严谨、严格、不墨守成规著称。

1993年1月19日,陶述曾在武昌逝世,享年97岁。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3/13/15/30530.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7月23日 下午12:13
下一篇 2024年7月23日 下午2:1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