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惠芳,真情实意演绎艺术人生

在肖惠芳的艺术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是6次扮演伟人宋庆龄,并受到宋庆龄的亲自指点与教诲,成为全国第一个扮演宋庆龄的演员。

今年73岁的肖惠芳永远记得这一幕。那是1978年春夏之交,肖惠芳首次在话剧《大江东去》中饰演宋庆龄。这年的8月29日下午,在北京后海北河沿46号宋庆龄的寓所,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她亲切接见了《大江东去》的主创人员。

肖惠芳,真情实意演绎艺术人生

在和剧组主创人员亲切见面时,也许是肖惠芳扮演的她年轻时的一段生活勾引起老人的回忆,肖惠芳发现宋庆龄注视她的眼神,是那么明亮、柔和,似在端详,又像是在回忆……宋庆龄专门让肖惠芳学着她的模样走了走“台步”,她看了看后说:“你的胸脯再挺一挺,头再抬一抬。”接着,宋庆龄亲切地让肖惠芳坐在她的面前说:“我呀,总喜欢这样坐着的。”她将左肘轻轻地放在沙发扶手上,手腕自然下垂,右手执着左手,然后欠身看看自己的脚说:“有时左脚在前面,有时右脚在前面。我一辈子都喜欢这样坐。”接着,宋庆龄又笑着对肖惠芳说:“你可不要给我穿白高跟鞋,我喜欢穿黑色的高跟鞋。”

和蔼可亲的宋庆龄还让肖惠芳蹲在她膝下,说:“让我看看你的头发是怎样梳的。”宋庆龄用双手摸了摸肖惠芳的发髻说:“嗯,基本上是这样的。只是发髻要紧点,不要翘起来。”边说边按了按肖惠芳的发髻,并把发夹卡进去。她说她一辈子没有烫过头发……宋庆龄先生对肖惠芳说:“我是10月25日结婚的。我永远记着这一天。”宋先生说这话时声音甜蜜极了,哪里看得出来她已是85岁高龄的老太太。她又讲:“那时,孙先生对我说,‘你和我结婚,你可能一辈子要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我说:‘我愿意背着这个十字架与你同行。’孙先生又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中华民族,我更爱我的妻。’孙先生的话让我记着了一辈子。你还不知道,我的床头挂着他的墨宝‘共进大同’。”……告别之际紧紧握着肖惠芳的手鼓励说:“祝你演出成功。”

经过宋庆龄的点拨和指导,肖惠芳暗暗下定决心,不仅要从服饰、谈吐、外形动作上去扮演她,更要从心灵深处再现这位伟大女性的风采和魅力,即美的形象、美的心灵。在宋庆龄病逝后,肖惠芳更感到在舞台上饰演宋庆龄的责任的重大。为了演好这位中国现代杰出的女性形象,肖惠芳多次到北京、上海宋庆龄的故居进行学习,到上海万国公园宋庆龄的公墓进行祭拜,并多方阅读与宋庆龄成长道路有关的各种书籍。她从宋庆龄革命的一生中深切领悟到:话剧演员的生命在舞台,只有心中没有自己,才能永远留在观众心中。

在此后的岁月里,肖惠芳又在《洁白的手帕》、《陈赓蒙难》、《开国大典》等影视作品中5次扮演了宋庆龄。因此,肖惠芳的事业走向辉煌,成为受到观众普遍赞誉的话剧艺术家。在北京宋庆龄故居工作过的刘司机,见到肖惠芳就说,首长回来了。在上海宋庆龄故居,年轻的工作人员没有见到过宋庆龄,争着和这位“宋庆龄”合影留念,听她讲当年宋庆龄教她演戏的故事。1989年电影《开国大典》公映后,肖惠芳所塑造的宋庆龄获得很大的成功,并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可这也是肖惠芳最后一次饰演宋庆龄这一光辉形象。尽管八一电影制片厂后来拍摄电影《大决战》时,曾打电报请肖惠芳再一次饰演宋庆龄,毛泽东的饰演者古月也来电话希望再次合作。但是当时肖惠芳正在襄樊拍一部电视剧,为了不打乱火热拍摄现场的气氛和电视剧的整个拍摄计划,同时考虑到自己年龄已经偏大,怕有损于伟人形象,肖惠芳放弃了这次机会。她在回复八一电影制片厂领导的电文中表达到:宋庆龄一生很照顾身边工作人员,也十分热爱人民大众,我愿意塑造更多的普通群众,来感激她对我寄予的厚望。

正是从宋庆龄那里,肖惠芳学会了做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演艺界兴起了一股“走穴”风,由于肖惠芳成功扮演宋庆龄而享誉全国,于是很多人找到她邀请她出场,可肖惠芳选择了坚守与低调,加以拒绝。肖惠芳认为:名气是角色所赋予的,演员不能拿所扮演的角色当商品。宋庆龄当年所舍弃的是现在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她追求的是现在一些人不屑一顾的,作为扮演过她的演员,同时出于对“国母”的敬重,更应该像她那样做人。那一段时间,人们看到肖惠芳,并不是在“走穴”的演出中,而是在许多不计任何报酬的义务演出场所。

“其实,我演宋庆龄只能说我尽了力,并不能说我演得多么精彩。”——听到她的“粉丝”们赞扬时,肖惠芳总是这样说。这并非故作谦虚,而是正确地估计自己。肖惠芳曾经不止一次地对笔者说:“我永远感谢宋庆龄名誉主席对我的教诲,她的善良、宽厚和与人为善的性格永远感染着我。那天,她看了我的表演后,笑眯眯地说:‘有点像,有些像。’并不是像有些媒体宣传的那样说很像。”“宋先生只是从鼓励的角度说我饰演得有些像。她当时完全可以找更年轻更漂亮的演员去扮演她。她没有这样做。”正是肖惠芳在影视和话剧舞台上成功塑造了宋庆龄这一光辉形象,使她于1991年荣获了全国第二届话剧表演“金狮奖”。

如今在肖惠芳家的客厅墙壁上,挂着她饰演的宋庆龄和《七十二家房客》中二房东的剧照。这两个剧照中的舞台形象,是她这位话剧演员扮演的人物中反差最大的舞台形象,也是她艺术人生的得意之作。

2005年暮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俞振声专程探望了肖惠芳。斯时,正是肖惠芳主演方言戏剧《搭白算数》热播之时。墙壁上两个形象反差极大的人物剧照,也许让俞书记有点发蒙。他端详着壁上的“宋庆龄”照片,随口问道:“这是宋庆龄名誉主席的相片还是你演出的剧照呀?”肖惠芳连忙解释:“剧照剧照。”俞书记说:“扮得真像啊!”肖惠芳深有感触地说:“虽然现在距首次扮演宋庆龄快30年了,但这一人物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感动一生。”

永远追求“这一个”

“这一个”,是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第一自我与角色水乳相融、难分伯仲的一种境界,是所有演员锲而不舍、一生一世奋斗追求的目标。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进入,甚至能触摸到“这一个”的境界呢?在与肖惠芳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说道著名演员石挥,他的《秋海棠》,他的《我这一辈子》中的片儿警,的确达到了这一境界。于是我们从石挥的《秋海棠》谈到肖惠芳的“二房东”(肖惠芳在《七十二家房客》中饰演的角色)。石挥在谈到《秋海棠》创作时曾积累了18个人物形象,肖惠芳谈及她在《七十二家房客》剧中饰演的二房东时也运用了17个人物的基础。

此话不假。童年时代的肖惠芳,生活在汉口铁路外穷人集中的地方,这也是一个非常市俗化的地方,舞女、妓女、保甲长、修鞋的、赶马车的、扛码头的、贩牛贩猪的,这些五行八作贩夫走卒的各类人物,应有尽有。年幼的肖惠芳就像女作家林海音笔下的《城南旧事》中聪慧的小姑娘英子一样,对一切饶有兴趣,她更像海绵吸水一样吮吸着这生活的源泉。

虽然家境贫寒,肖惠芳的父亲失业后,母亲只得去当女佣(即保姆),但因为祖父是牧师,教会里有这么一个福利,肖惠芳得以免费在教会学校读书。她先是在汉口利济路辅仁小学(即现存仁巷小学)读书,后来进入胜利街懿训女中(今市第二十一中学)。教会学校每逢圣诞节或感恩节都要演戏、排练节目,肖惠芳本来就是唱诗班学员,便积极参加并演出过多种角色。女校没有男生,她就女扮男装,最先演出的角色是话剧《万世师表》中的老年教授,而且还用英语演,在排练中,老师念一句,她说一句,居然还蛮像那回事。1950年,她和10余位女同学坐船过武昌,在大成路的衡青中学(后更名为大成路中学)报考大冶地委文工团。同去的同学皆未被录取,只有能演能唱又会扭秧歌打腰鼓的肖惠芳一人被录取了。在被整编进入湖北省话剧团之前的那两年,她随大冶地委文工团(又称鄂南文工团)走遍了鄂东南的山山水水,参加土改,受到了锻炼,很快成为文工团的名角。

肖惠芳活跃于话剧舞台达半个世纪。她是一位视艺术如生命的艺术家,非常信奉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一句话:“戏比天大”。很少有人知道,舞台背后是艰辛。上世纪六十年代,肖惠芳演《七十二家房客》中的二房东时,根据剧情的需要,她要在台上跟全场的人“吵架”,结果嗓子喊塌了,被判定不能说话。她四处求医,最后由汉口的“金针刘”刘绍安神奇地治愈了。八十年代,话剧《五二班日志》在武昌的湖北建展馆演出,好不容易卖出22场票。不巧的是,肖惠芳的冠心病发作了。团领导和医生都劝她住院或卧床休息,但她十分清楚,在话剧市场萎缩、观众大量减少的今天,这22场满场来得多不容易。她暗暗下定决心:“我必须上场”。她服完药后带病照旧上戏。她说,如果我倒在台上,应是无限风光。1992年,肖惠芳两次遇到车祸,造成腰部和手、脚多处骨折,在医院住院多时。面对伤病的疼痛,肖惠芳毕竟是肖惠芳,她以顽强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了疾病。1994年8月,肖惠芳重返舞台,与著名话剧演员胡庆树等人参加了由武汉话剧院排演的《同船过渡》和《丢手巾》等话剧。由于她在《同船过渡》中成功饰演了方老师这一角色,一举获得国家文化部第五届“文华表演奖”、第六届上海“白玉兰女主角奖”、第四届全国戏曲汇演“主角奖”,以及第十届曹禺戏曲奖小品小戏大赛“优秀表演奖”、第八届中国戏剧小剧场“优秀表演奖”、湖北省第三届“文艺明星奖”等。其生平业绩已录入《中国艺术家辞典》、《华夏妇女名人辞典》、《古今中外女名人辞典》和《湖北省文艺家传略》。在2007年央视全国小品大赛上,肖惠芳的一句“还没演好、还没演够”的话语,曾感动了在场的评委和全国的观众。

“戏痴肖惠芳”,这是我们常对她的称谓。她老是很谦虚地说:“痴者尚达不到,只是我永远在追求‘这一个’。”作为不是戏剧学院毕业的演员,仅仅如魏鹤龄所说的是舞台上“滚”出来的肖惠芳,半个世纪以来,她将自己锻炼成为性格演员,常常演出反差极大的角色。如她主演《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春妮时,没有人看好,而此时陶玉玲饰演的春妮已红遍全国时,肖惠芳硬是暗暗较劲,塑造出了一个与陶玉玲迥异的春妮,让观众叫好不忘。

作为湖北省话剧团著名的话剧演员,她的台风非常好。她参加演出从不讲排场,学校礼堂、大教室、乡间会议室等场地,任何艰难困苦和简陋的条件下,肖惠芳都可以上场。笔者曾看过《丢手巾》第五十场的演出,那是在武昌九龙井省话剧团所在地的一间简陋的排练室里,一条长绳隔成台上台下。沈虹光在黄石冶钢“化缘”来的钢材搭的台子,大约有七八十人坐在高低不一的长凳矮椅上看戏。肖惠芳饰演的周师傅就在我眼前的二米处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多好的剧团,多好的演员啊!这场景竟让我这个不知看过多少好剧场如北京的保利剧场等豪华剧场演出的老文艺记者,大发感慨地在《长江日报》上写了篇《陋室观剧说念经》的杂文。我忘不了呀!

生活上苦乐自如

肖惠芳的祖父原是应山县的一位私塾老师,后被基督教传教士相中,当上了牧师。全家迁到汉口后,住在后花楼街。当时在教会工作有优惠条件,就是子女可以免费上教会学校。肖惠芳的父亲肖体泉毕业于汉口博学书院(今市第四中学),后在中学教书。由于他的英语很好,曾在英美颐中烟草公司蔡甸站工作过,这样全家就搬到蔡甸镇上住。肖惠芳出生于1934年冬的汉口协和医院。抗战期间,肖惠芳的父亲带着肖惠芳等子女避居应山老家,母亲余翠香等则回黄陂老家,一家人四散分离。正因为有了应山农村生活,肖惠芳受到了民间艺术的熏陶。她那70多岁的老奶奶很会唱唱本,至今肖惠芳仍然可以唱上几段《杨家将》、《水泊梁山》等唱本,这均是那个时候奶奶教唱的。乡间妇人的剪纸窗花,让惠芳看到了生活的美。还有随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上坡砍柴、下河摸鱼时学唱的民歌民谣,让小惠芳学到了在教会学校学不到的东西。直到今天,惠芳还开口就会“风来了,雨来了,放牛娃的屎来了……”

抗战胜利后,肖家重新团聚在汉口,居住在循礼门外查家左路,生活十分清苦。父亲失业后摆过香烟摊子,母亲给人帮佣。由于贫穷,肖惠芳读书时常常饿肚子。她的一个叫彭淑芳的同学,常常要肖去她家做作业,回家时肖惠芳发现书包重了。原来,彭淑芳往她书包里偷偷装了一袋米。肖惠芳去汉口天声剧场看了她一生中最早的一部话剧——由司徒莺、韩兰根、殷秀勤主演的《武大郎之死》,也是彭淑芳给的票。多少年后,肖惠芳忘不了这一份友爱和善心。在肖惠芳成名成家后,经常去看彭淑芳。在彭淑芳有困难时,肖惠芳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她至今还没有忘记当年在懿训女中上学时班主任陶汉清给她买饭解决饥饿的情景。这些善良的人教育了惠芳,人必须知恩图报。肖惠芳还捡过煤渣,去打包厂分捡棉花做小工,将每天挣得的钱买一包辣萝卜回家,这便是家里一天的菜。她口袋里总有一把小梳子,一下工便梳掉头上的飞花,生怕同学看见。她就是在自己挣钱、邻里帮助、亲友施舍中长大成人。人世间的善良和真情培养了她的人格。

肖惠芳有姊妹三人,姐姐肖惠珍大她20岁,被包办婚姻所苦,从四川逃婚途中嫁给了国民党军队的一个连长,随部队到处驻防,在武汉时间不多。幼年的肖惠芳对姐姐的印象就是泼辣、蛮不讲理,爱开口骂人。所以多少年后,肖惠芳在演“二房东”这一角色时,姐姐的作派让她“取材”不少。肖惠芳有个哥哥叫肖惠安,大她15岁,一生很不幸,幼小时从楼梯上摔下来,摔坏了脑子致残,一直不能自食其力,直到1962年去世。此前的1958年和1960年,父母先后辞世。

1957年2月18日,肖惠芳与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人员曹艮军在省话剧团内办公室的一间屋子里简单成亲,没有什么排场,床和桌椅全是公家的,桌子上摆点花生瓜子,两个人的背包铺板往一起搬,便完成了终身大事。老曹是湖南郴州人,父亲是国民党的抗日将领,因飞机失事牺牲,他由伯父带大。抗战时在成都空军幼年学校读书,因是独子没去台湾。解放后从省教育学院戏剧系毕业,分配到省话剧团,跟肖惠芳一起参加过中央慰问团到南方老革命根据地进行文艺演出,从此结识。1958年,老曹从下放之地调到上海学习,回来后调到湖北电影制片厂,一直干到退休。转眼48年过去,他们的两个孩子已长大成人并成了家。如今大儿子在哈尔滨发展,小儿子则留在武汉电视台工作。

九十年代中期,已逾花甲之年的肖惠芳开始渐渐从话剧舞台上淡出,但是她对话剧事业的热爱丝毫未因为人的退休而减退。由于她在话剧艺术上的成就,她从1995年后,先后被聘为武汉天意喜剧社、湖北省老干部艺术团和湖北戏剧牡丹花艺术团的艺术顾问,被湖北电视台聘为明星艺术团成员;并被聘为湖北省直属艺术表演团体专业艺术人员应聘资格考评委员会评委。2001年,她从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后,被选为协会顾问。进入新世纪后,她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全国、省、市各种文艺大赛的评委席上,这中间既有专业性的大赛,如全国推新人大赛湖北赛区决赛、湖北戏剧牡丹花奖评选、中华艺术新秀选拔活动(湖北)总选拔综合项目决赛的评委,也有群众文化比赛的,如洪山地区群众文化系列比赛、武汉市中小学生“中华之声”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决赛、武汉市民“告别不文明言行”家庭普通话艺术大赛的评委,此外还承担了全省青少年“看世界·看中国·看湖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培育和谐精神·讲和谐故事”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的评委。九十年代末期,她曾为一代名舰中山舰的打捞奔走呼号,也曾为改善湖北省及武汉市话剧院团的条件多方筹资。这些愿望后来均一一实现。

如今,肖惠芳和她的丈夫老曹的日子过得十分的惬意,有时相伴出去旅游。老曹是一个很地道的专业摄影师,可把肖惠芳照得光彩照人,并且将肖惠芳的艺术人生整理刻录成光盘。他已经编出有关肖惠芳的小品集、戏剧片、电影片和访谈录。当问及今后将做些什么时,肖惠芳告诉我说:“我做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我正在整理《我所了解的宋庆龄》讲稿,近30年收集的资料可从地板码到天花板。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伟人,让她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感染更多人。”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4/09/59/51108.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9:57
下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10:00

相关推荐

  • 武汉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政策一览(门诊+住院+大病)

    有市民朋友想了解,武汉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住院、大病报销比例是多少?那这次就跟各位介绍下相关政策,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门诊报销政策 起付标准 普通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

    2024年2月26日
    097
  • 2024武汉马拉松报名年龄要求

    2024武汉马拉松报名通道已经开启,本次马拉松对参赛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有具体要求,提醒准备报名的朋友一定先提前了解清楚。 马拉松报名年龄要求 马拉松年龄限20周岁以上(2004年当…

    2024年1月14日
    098
  • 为最可爱的人演出:赴朝慰问演出追记

    1950年6月,美国派出海军和空军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扩大朝鲜战争,并命令海军第七舰队封锁台湾海峡,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当年秋,美国更以联合国军的名义直接进攻朝鲜。朝鲜…

    2024年7月11日
    0186
  • 武汉音乐喷泉地址汇总

    有网友想了解,武汉哪些地方有音乐喷泉表演?那这次就准备介绍4个有音乐喷泉的景点给大家。如果正好想知道的话,就别错过啦。 1、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音乐喷泉位于公园中区,水池长85米,宽…

    2024年1月29日
    0121
  • 2023秋季学期武汉市光谷第十八小学开学时间

    导语: 2023秋季学期武汉市光谷第十八小学开学时间:一年级新生新生游园时间为8月30日9:00-11:30;一至六年级学生9月1日早上8:10正常到校上课。详见正文。   202…

    2023年8月30日
    0151
  • 大连中考录取分数线2023(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7月25日,大连市教育局发布了2023年中考录取分数线和市内五区公办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今年,全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为467分、大连五中录取分数线为607分、大连二十五中录取分数线…

    2023年8月2日
    0106
  • 武汉风水最好的十大陵园墓地

    一直以来,选墓地都看风水。那武汉风水最好的陵园在哪?下面小编便为大家带来武汉风水最好的十大陵园墓地,一起看看吧! 1、石门峰纪念公园位于武汉中心城区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石门峰。集名…

    2023年11月10日
    0187
  • 武汉青年夜校本周课程安排(1月16日-1月21日)

    武汉青年夜校本周课程安排已经出炉,想报名的朋友可以关注“青春武汉”公众号,找到1月15日晚发布的“青年夜校本周课程预告”,里面就有不同课程的报名方式。 武汉青年夜校本周课程安排 1…

    2024年1月21日
    0134
  • 武汉市第二十中学艺术生招生公告2025

    2025年武汉市第二十中学艺术特长生计划招收美术特长生和音乐特长生,招生计划为:二十中批次:美术25人、音乐5人;民族批次:美术20人、音乐5人。下面一起了解下! 一、招生项目 美…

    2025年3月27日
    027
  • 武汉未签订劳动合同受工伤能赔偿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工伤能赔偿吗?参加单位在工作日组织的团建活动受伤能否认定工伤?办公室久坐得了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算不算工伤?对于网友提出的热点问题,一起来看看官方答复。 未签订劳动合…

    2024年1月13日
    0168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