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一、繁华的十字街

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2006年下半年,我与文史专家王昌旺、民间砖瓦收藏家刘文斌多次前往武昌起义街,实地踏访起义街周边各街道的历史沿革及变化状况。

起义街是回民居住区。在元代以前,武昌是没有回民的。元代时,一些回族官吏相继来到武昌做官。到了明代,来到武昌的回民迅速增多,武昌最早的回族马、定、王三大姓,都是些马上打天下的武将。由于武昌是回民最早定居的地方,清真寺也最早在武昌建立起来。从辕门口第一座清真寺建立之后,武汉陆续建立了9座清真寺,其中一座就是十字街上的清真寺。

起义街上的清真寺,原在武昌城中和门外,称为中和门清真寺。1911年武昌首义后,中和门改称起义门,街道改称起义街,寺名也因街名的改变而改称起义街清真寺。围绕该寺居住的回民起源于陕西马果园,他们在明代后期来到这里。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凉,这些少量回民便聚集在这里从事宰牛业。正是这些回民,在清初筹资修建了寺院。清代中期之后,陆续有湖北沔阳一带遭水灾的回民来到这里。1931年,长江大水,沔阳一带的回民大批逃难到这里,聚集并定居,也开始从事宰牛业。为了安定这些逃难的回民,这里的好几户回民富户都把房子捐给了寺院。

当初的中和门外,称为十字街。十字街内的回民几乎全部都以宰牛、卖牛为主要谋生手段。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组成了行帮公会“丑帮”,所有的宰牛户都要向帮会交厘头钱,以便保护自己。“回民无事干,挑个牛肉担”这个流行于街巷间的顺口溜,就是专指十字街内的这些以宰牛、卖牛肉为业的回民百姓的。不要以为回民真的无事可干,这些回民就是靠挑着的牛肉担,把十字街的清真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硬是把一个本来荒凉的地方营建成了武昌城外的繁华之地。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起义街清真寺阿訇(左四)与老教民合影(2006年冬)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起义门旧影

从清代中叶开始,城内的人们便常出中和门到十字街游玩,很多的商人也来此街洽谈生意,从而造就了这里发达的茶馆业。十家街的茶馆大多属于荤茶馆,说书唱曲兼而有之。武汉市老一辈的说书艺人李少亭就在这一带的茶馆里讲评书。李少亭是著名评书艺术家何祚欢的师傅。据清真寺的教友李家明说,李少亭认为,武汉的方言口语有些是从十字街发源的,现在非常流行的“搭白”一词,就是十字街人最先开始说的。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老人说,只需要喝一勺

十字街的繁荣也给这里的居民留下了很多的口碑故事。十字街上荤茶馆多,清茶馆也不少,著名的一勺茶馆就是清茶馆。茶馆之所以取名一勺茶馆,其意就是你只需要喝一勺,就再也不会忘记这里了,就会成为这里的常客了。确实,这里的茶品质好,价钱公道,直到今天,十字街上的老人对此还记忆犹新。你瞧,这位老人,站在一勺茶馆旧址前,做出喝一勺的动作,告诉我们,只需要喝一勺,就会记住了。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梅隐寺残留的古井

每逢节假日,十字街也相当热闹,除了清真寺之外,附近还有一个中等规模的庙宇梅隐寺,到庙里上香的香客也不断。香客的到来更增加了这里的繁荣。梅隐寺于民国晚期毁于战火。如今仅在象鼻街尽头留下了一眼井,井水仍就清澈,井沿有被井绳勒出的印痕,这是梅隐寺最后的遗迹。

今天的起义街附近的明伦街、象鼻街等街巷内居住的,多是宰牛户的后人。

二、清真寺与马斯巴巴

以前在《武汉市志·社会志》宗教篇中看到过马斯巴巴的记载,知道马斯巴巴是伊斯兰教的领袖、道行高深的大阿訇。在清真寺内,第一次听到了80高龄的老教民张中汉谈马斯巴巴的传说。

武汉市第一座清真寺就是马斯巴巴在武昌建立的,这座清真寺的位置在城内总督府衙门(今武船厂内)旁。每天清晨9点,是大阿訇念诵功课的时候,也是总督出巡的时候。总督出巡,每次都必须放炮。清真寺建立之前,每天出巡的炮总是震天响,自从清真寺建立之后,总督的炮打不响了。总督出巡的威风因此大打折扣。总督总是纳闷,不知原因何在。总督府的人经过明查暗访,才明白原因在于总督出巡的炮声打扰了阿訇诵经,因此,阿訇才出此对策的。无奈之下,总督来到寺院,与阿訇商量,让他到其他地方重新建寺,并询问阿訇要多大一块地盘才行。阿訇回答说:只要我的帽子这大的地盘便可。总督一听,满口答应。阿訇取下帽子,扬手丢去,帽子越飞越大,最后落在了武昌望山门附近的辕门口。洪武八年(1375年),辕门口清真寺便建立起来了。这座清真寺是武汉的第一座清真寺。也就是俗称的山前清真寺。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作者与张中汉老人交谈

而我们来到的起义街清真寺最初称为城外清真寺,因为建在中和门外。由于马斯巴巴毕生致力于伊斯兰经堂教育,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奠基人,经他传授的“海里凡”遍及全国,因此,各地穆斯林都尊称他为马斯巴巴(伊斯兰教徒称老诚有德行者为巴巴)。因此,起义街清真寺的教民也以马斯巴巴为领袖。你只要问及伊斯兰教的历史,这些老人们第一个便会告诉你马斯巴巴的传说。今天在武昌的马家庄有马斯巴巴的墓冢,而且国内有多处地方都有马斯巴巴墓。马家庄的墓是衣冠冢还是真墓冢,尚有争论。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礼拜场景

第二次去时,正赶上教徒做礼拜。我们跟着马阿訇来到大厅门外。祷告之前,先由阿訇站在厅外唱经。平日里看上去文质彬彬的马阿訇,唱起经文来完全变了一个人,声音宏亮,音韵悠长,他把两手依两耳放成喇叭状,随着阿訇高亢宏亮的声音响起,整个楼内都充满回音。唱经完毕之后,阿訇进入祷告大厅,站立在真主的圆门前,信徒们跟随阿訇,面对圆门,听阿訇唱经,并随阿訇一同起立、跪拜、唱经。来做礼拜的教民多是老人,人数也不多。听老人们说,清代和民国时期,这里的教民可是挤满了大厅的。

清初,城外清真寺规模并不大。同治年间重修时,聚居在这一带的宰牛业、杂货业、清真餐饮业的教民共同集资,有些教民甚至将自己的祖业捐给了寺院,使整修后的寺院规模扩大到占地2300平方米。张中汉老人告诉我们,光绪年间寺院也曾经进行修缮,而且修缮的规模很大。张中汉老人所言,与我所见的资料大体一致: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的寺院规模较大,进门就是天井,两边是厢房、回廊,最里面是大厅,大厅后有小天井,天井之后有大殿,大殿后的大院内有一口老井,寺内所有的生活用水都来自这口老井。在大殿的右边,有阿訇的住房,有大、小净室等。那时候,站在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层层递进、雄伟壮观的寺院。只是现在的清真寺已经不是原来的清真寺了。抗日战争时,原清真寺全部被炸毁,虽然1946年进行了修复,但规模已远远不能与以前相比了。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文史爱好者为石碑做拓片并拍照

今天,清真寺内只有两栋建筑,祷告大厅所在的二层楼房是1984年修建的。张中汉老人谈到往日的清真寺时,眼神中透出的是向往:以前的清真寺范围大,气派也大。我站在寺院内,惟一可以让我感受这有数百年历史的寺院仅仅是三座石碑和一口被荒芜的杂草和废弃物掩盖的老井,这里仅仅只是原寺院的最后一个角落。也就是大院内老井的所在地。原来的坡地也因为民居的建设被夷为平地,今天的寺院已经夹在民居的缝隙中。随着起义门周边环境的变化,清真寺面临起义街的部分建筑还要拆除。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起义街清真寺内的老碑

三、节日习俗

起义门外的回民聚集区,如今的春节气氛也相当浓。回民原本是不过春节的,他们有自己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回民也开始过春节了。老人们对此有点无奈,谈及此事,老人们几乎异口同声:我们是陪汉人过节。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作者与文史专家王昌旺一起识读碑文

谈节日就必须谈食物。汉族人都知道,回民不吃猪肉,可为什么不吃,却是众说纷纭。面对这几位高龄的回族老人,了解这个问题应是最合适的了。老人们告诉我:回民是非常讲干净的民族。他们之所以只吃牛羊肉,是因为牛羊是食草动物,青草是干净的;而猪狗什么都吃,甚至粪便也吃,因此,猪狗不干净。李家友老人顺口念出了有关回民食肉类的规定:有须有腮无鳞可吃,无须无腮无鳞不吃。依照这个规定,猪、狗、乌龟、脚鱼等都不在食用范围之内。从老人这个口碑资料来看,以前在汉族人中流行的有关回民不吃猪肉的说法完全是没有依据的。不调查就不能随意发言,确乎如此。

教民李家明提着一袋牛肉圆子来了。李家明是厨师,开了一家餐馆。他带来的牛肉圆子还冒着热气,丢一个到口里,味道鲜美。从他这里,我们也了解了回民生活中的相关习俗。比如,每年过节,回民都必须和自己的家人一道,考究地做牛肉圆子。为什么说考究呢?第一,春节时做牛肉圆子和平时不一样。必须请阿訇和自己一起去屠宰场挑选牛,然后由阿訇亲手下刀宰杀(在回民中,还有一个规定,只有经过阿訇下刀的牛肉才能称为清真牛肉)。第二,春节时做圆子,必须挑选牛身上最精细部位的肉块,必须用手工剁碎、手工揉搓,不能用机器。这样做出来的圆子口感特别,久煮不烂。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古兰经》

春节期间做出来的牛肉圆子不能售卖,而要请街坊邻里互相品尝,并进行比较评比,评出第一名、第二名。通过这种方式,既用来维系邻里间的亲情,又以此烘托节日气氛。因此,我们品尝的牛肉圆子与我们平日里买的差别甚大。2006年12月,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时,阿訇推荐我们到一户人家家中吃饭,我们第一次吃到糯米蒸牛肉,一道非常有特色的风味菜肴。入口香软,且不沾牙。在这里,我才知道,回民做牛肉菜不给辣椒,完全靠烹饪技能把牛肉本身的鲜味做出来,这对汉族厨师来说,简直太难了。(作者:董玉梅)

踏访武昌起义街回民

教民李家明(左)与他做的牛肉圆子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4/10/52/51159.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10:50
下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10: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