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据武汉热线网(nbdnews.cn)讯 在武昌白沙洲丁公庙上街到陈家巷的一条老街上,有20多栋老房子。它们或是简单的木皮屋,或是正规的三合院,或是精致的单间房,不同的结构形制,勾引起了我探访的兴趣。

探访是在2005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进行的。尽管探访之前从书本上、从老人嘴里了解到相关民居的知识,但走在这条临江的老街上,那些隐藏在老房子墙角的地界碑,墙倒屋不倒的木制结构,寓意连升三级、出入平安的铁皮木门对我仍然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遗憾的是,沿途走了许多家,都是大门紧闭,只能在外部观看。直到看见了陈家巷正街17号敞开的大门,就一头闯了进去。

这是一幢三合院的民居。前后分两进院落,前院稍大。它似乎是这个房屋的中心,突出主轴线上的堂屋,使整个房宅的前后空间有渐进层次。站在前院天井中仰望,粉色的马头墙露出飞檐的一角。东西南北四面瓦铺,皆自主脊纵而向下,一垄取仰势,一垄取伏势,且垄与垄之间彼此勾连,一排排自上而下,规整而富于韵味。望着脚下带有苔藓的青石板,设想大雨倾盆的时候,那自瓦垄冲下的、形成檐瀑的、跌落在台板上的景观,该是多么壮观啊!怪不得,民间把这种“四水归堂”的景象戏称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呢。

站在轩敞的堂屋里,江汉地区少见的卷棚顶轩廊、富有韵味的栗色立柱、木制屋架上精美的鸟、兽、花卉雕饰,虽历经岁月的磨洗却光彩依然。而沿着天井边环顾,发现厅堂、厢房、客房等设施也一应俱全,让我马上联想到这幢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房子,在过去应该是个大户人家。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卢家老宅雕花构件

正琢磨着,房子的女主人万德枝出来了,见我带着照相机,她有些反感。不过当我表露出对这幢房子的喜爱,是出于拆迁前对老房子的一丝留念而来,她竟一股脑地说起了这幢房屋的来龙去脉。

这幢宅子的主人姓卢,祖籍江西,祖上是一位叫卢林的人士。大约在太平天国时期,卢林的四世孙卢光先、卢光宗兄弟俩来到江夏,在白沙洲沿江一带做货郎,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白沙洲的木材市场红火,加之当时皇室大兴土木需要采办官材,卢光先便开始尝试做竹木生意。起初,由于缺乏做竹木生意的经验,卢光先的生意并没有多大起色,只能勉强糊口罢了。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卢家老宅后门

真正把竹木生意做大的,是卢光先的儿子,卢家第五代人卢明发。有了父辈们的经验可作借鉴,卢明发做生意肯动脑筋,不怕吃苦,卢家的财富积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了减少中间盘剥,卢明发亲自去湖南益阳、常德等地组织进货。他甚至跟排工一道放排,风餐露宿,饱受风浪颠簸之苦。正是有了这种“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卢明发才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越做越顺。跟卢家交易的木排,一直从今天的八坦路到湖北船厂,上下绵延几公里,卢明发的生意还做到了下江。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卢家老宅内部雕饰

万德枝的话,让我想起了我所处的白沙洲。应该说,卢家做竹木生意,占据了白沙洲的地利优势。这个长江边的沙洲,东起夹套河,西至长江边,北起武金堤的玻璃塘,南至八坦路,呈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据史查证,明弘治五年(1492年)以前已有白沙洲之名。这是个汛期被江水淹没,枯水季节显露出来的沙洲。清末,武金堤修筑之后,白沙洲的大部分土地被围在大堤之内,作为沙洲名存实亡了。

良好的地理位置,加之又靠近省城,明清时期的白沙洲很快成为了长江中游著名的竹木集散地和商贸码头。从湖南运来的竹排、木排多在此集散成交。《江夏县志》等书也有相关记载:白沙洲,竹木贸易甚盛,湘人多侨居于此。这里便成为了商舟辏泊、百货云集、商业繁荣的码头区,成为生活物资的重要集散中心。至今,这里仍是繁盛的竹木交易市场。

万德枝说,1892年,卢明发拿出自己苦心经营积攒的银子,建造了这座房子,作为自己在洲上的住宅。这幢房子占地500多平米,前后分两进院落,厅堂、厢房、客房等一应俱全,在当时颇显豪华气派。

有了女主人万德枝这番介绍,我对房屋的观察自然也就细心了许多。从砖石到木材,从门窗到雕花,觉得卢氏族人在建造这幢房子时,十分讲究的原因,可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房屋所选用的木材全是上等的杉木。在房屋的横梁、雀替等木制构件上,建造者还把自己对家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借这次盖房之机统统表达在房屋中:在窗户下雕刻有蝙蝠,用以寓意着家庭的福气长久;在厅堂的斗拱中雕刻有大象,表达出他向往着全家的太平吉祥。这些建造工艺和思想的展现,没有相当的财力作后盾,是很难办到的。

万德枝说,房子建造完工以后,卢明发随即将经商的重任交给了儿子卢从序。当时,武昌和汉口商办洋行的不断出现,木材运输已举步为艰。为了解决运输困难,卢从序与洲上的另一大户段家联姻,后来洲上的人就把他们两家简称为“段卢”两大户。现在洲上都还流传着“洲上亲,扯不清”的说法呢。富甲一方之后,卢从序逐步把资金投向房屋置业和古玩收藏,完成了卢家财富的又一次积累。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卢家老宅正门

万德枝指了指隔壁,说那是卢家有钱后,在1927年修建的一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戏台。以前曾经是供人品茗听戏、戏鱼游赏的卢家后花园。后来解放了,这里变成了白沙洲街文艺宣传的阵地,群众在此演出宣传新社会和支援抗美援朝的节目。再后来又变成了粮店。

说这话的时候,看得出来万德枝很失落。不知是为卢家的没落,还是为即将拆迁的老宅……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卢家老宅全景

我把这次发现贴在了汉网,立即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武汉社科院的专家皮明庥来了,作家方方来了,武汉一些大学的建筑学教授来了,武汉人文地理俱乐部的朋友都来了,电视台、报社的记者也来了,他们都为卢家的命运奔走呼喊。一时间,社会掀起了关注卢家老宅的热潮。

我记得华中科技大学著名教授张良皋见到这弥足珍贵的民居时,曾兴奋地击节叫好。他说,武汉民居是长江流域民居形式的典型代表,曾因其耐热、防水等特点引起建筑界的浓厚兴趣。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就曾经打算到武汉考察“硬山墙”的建筑特色。他曾以为传统民居几乎已经拆除殆尽,却不料在武昌白沙洲,居然还保留有20余幢富于汉派特色的百年民宅,这是十分难得的。

众多专家的到访,让卢家老宅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类别称谓——江夏民居。他们认为卢家老宅是江南民居中的一支,它与赣州民居、徽州民居和长沙民居等江南民居风格都比较相似,区别甚微。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老宅后门处的老树与鲜花

或许正是社会太关注这处堪称绝版的老宅,卢家老宅加速了它的灭亡速度。经受住了历次战乱、水灾的考验都幸存下来的卢家,在房地产建设的大潮中败下阵来。2005年12月,卢家老宅被拆除。

在卢家老宅被拆不久,又传来两条消息。一条是武汉市公布了第二批16处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卢家老宅因其“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是保存较好的湖北地区民居建筑”,被列为武汉市一级保护建筑。而另一条是它将要在江夏金口复原重建。(作者:徐志刚)

探访武昌白沙洲卢家老宅

关注卢家老宅命运的人们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4/10/58/51163.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10:56
下一篇 2024年9月24日 上午11: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