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9月23日,在“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生态环境局专场,一部精美的视频“大片”正在上映,现场观众对视频中的美景和先进的生物监测技术赞叹不已。
视频中呈现的就是武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该自然保护区为越冬水禽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是全球候鸟迁徙通道东亚一西澳大利亚线路上的重要驿站,高峰时期有10万只水鸟在此越冬。
那么,对于数量庞大且行动灵活的鸟类,如何进行保护呢?
湿地专家告诉我们,保护的第一步是监测,只有先“摸清家底”,才能更好地实现科学治理。
在沉湖,湖北省首个“智慧湿地”监测管理系统,成了湿地专家的好帮手。
保护区工作区楼顶,用于监测鸟类的无人机就停在这里,它就是湿地专家们的“千里眼”。只需轻点鼠标,无人机便自动打开机罩,以7公里为半径,按照提前规划的航线和拍摄节点,进行自动巡检,实时监控,带回照片和视频后进行图像识别。
21台声纹采集器,则是湿地专家们的“顺风耳”,它们可以收集鸟的鸣叫声,从而通过系统对比分辨鸟的种类。就算在漆黑的夜晚,无人机也可搭载红外相机进行夜间航拍,记录动物夜间的活动,再通过轮廓大致确定其种类。
智慧湿地系统启用后,沉湖鸟类种群数量监测数据显著增加,生态监测功能也得到了成功验证,湿地专家可实时进行决策,迅速形成行动。
随着监测技术和巡护力度的日益增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保护动植物也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发现的保护植物已从315种增长到441种,保护鸟类从153种增长到现在的293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5种。
记者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23年,武汉建成全市智慧湿地系统,已覆盖全市16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4万公顷,沉湖湿地就是其中之一。
该系统“十八般武艺”俱全,不仅实现了鸟类图像和声纹自动识别的“千里眼”与“顺风耳”,还能进行物种追踪、环境监测、水文过程推演、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调度指挥、威胁预警、公众互动,对各自然保护区进行全天候、系统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目前,武汉智慧湿地系统通过各湿地监测设备已获得超过800万条各类数据。这些数据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将进一步提升湿地管理能力,助力武汉市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熊展平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5/14/41/5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