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6月25日,全长3.45公里、以“书香绿道”为特色的东湖绿道三期全线贯通。至此,历时8年建设、全长105公里的东湖绿道成环成网。

8年来,持续建设的东湖绿道描摹着现代化武汉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所作出的创新和努力:湖光潋滟、四季旖旎,它是武汉最为璀璨的绿色生态环;沿线串起景区、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建筑、文化街区、开发区等,它是武汉最有活力的城市发展环;骑行、漫步、露营、游览,它还是武汉最具人气的宜居生活环。

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自然,从28.6公里串联东湖四大景区到102公里扣环成网,再到105公里东湖绿道环湖全线贯通,通过8年建设,东湖绿道快速“生长”。与绿道长度共同增长的,是人与东湖朝夕相处的黏度,是东湖还湖于民的开放度。东湖绿道已经成为东湖这颗武汉明珠的最佳“代言人”,也向世界展示了在武汉这座现代化都市里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8年时光,东湖绿道常来常新,文旅活动层出不穷。

8年建设之路,始终围绕“人的感受”

3.45公里长的东湖绿道三期起于双湖桥,止于风光村一棵树转盘,规划了11个各具特色的观湖平台。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凌波门。

武汉摄影师F早已为这一天做足准备,开放首日要去凌波门拍上一把。他曾在凌波门拍了30多次日出,这次不太一样:“全新的凌波门成为东湖绿道三期的一部分,栈桥仍在,人与水的关系更近,一切都变得更好。”

东湖绿道三期的定位是“舒适连续、书香浓郁、疏朗大气、配套完善的文化休闲慢道”。何以称“书香”?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规划建设处副处长万聪解释,东湖绿道三期沿线坐落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东湖南路在历史上并不属于旅游区,而是师生们读书、科研之余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地方。自然与人文荟萃一直是东湖南路最显著的气质。因此,东湖绿道三期的规划设计广泛听取了沿线单位、各方专家、市民和游客的意见,把保留东湖南路的人文气质放在首要位置。只适当在平湖珞樱景点增加了绿道驿站,以补充商亭及洗手间等配套设施,但更多地方采取了回归自然、删繁就简的设计,以“通行安全、便利,观景舒适、美丽”为原则。

他介绍,东湖绿道全长105公里,一期、二期沿线许多地方都规划建设了风景旅游、露营休闲、商业配套、游乐设施等区域,但东湖绿道三期并不是要建成风景区、商业街,这体现了武汉绿道建设的因地制宜。“以‘书香’为主题让这里安静下来,让往来的人们感受到人文、疏朗、大气的东湖,看到武汉良好的自然生态、深厚的人文底蕴。”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东湖绿道三期主题为“书香道”。 陶进 摄

他说,在建设难度上,东湖绿道三期与一期、二期也很不同。一期、二期处在东湖绿道系统从无到有的阶段,且地处东湖风景区腹地,拥有足够的纵深,规划设计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三期地理位置与城市科教区、商业区、生活区更近,需要在保留机动车道通行功能的同时,增加骑行道、步行道,提升景观效果,整体区域呈狭长的带状分布,缺少纵深,沿线供施工腾挪的空间不多。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东湖绿道三期的难度实际上更大,也更考验创意和品质。

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主任工程师何鸿鹄透露,为了完成这一挑战,东湖绿道三期的创意设计面向国际进行了方案征集,11个景点的设计风格和特点都是对不同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的结果。

以最受关注的凌波门建设为例,栈桥如何修复、景观如何打造,设计方案几易其稿。

凌波门栈桥始建于1956年,原为武汉大学体育教学游泳池,停用后逐渐走红,成为市民和游客看日出、观湖景、跳东湖、忆青春的人气景点。这样深厚的城市记忆让此次东湖绿道三期凌波门建设最终选取了“原样修复、修旧如故”的方案。为了“还原”记忆中的色彩,修复栈桥时还采用了一种特殊涂料,经30多道工序作业才呈现出而今带有岁月感的“水泥灰”效果。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学生们在凌波门栈桥上合影留念。陶进 摄

如今,坐在鲜花相伴、涛声阵阵的新凌波门,大家可以毫无障碍地观赏东湖万顷碧波,远眺湖那边“白银盘里一青螺”的磨山。

东湖湿地及东湖绿道是摄影师F最常拍摄的题材。最近的影像中,大鱼遨游湖中与人同游、红嘴鸥伴飞东湖游船,摄影师F甚至拍到成群的天鹅现身东湖。“在这里,大家能够看到城市更新过程中的生态和谐。”东湖绿道建设之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随着城市发展,原规划为景观路的东湖环湖路成为城区间通行“捷径”,高负荷过境交通带来空气、噪声、土壤、水污染等系列问题。那时,东湖空有碧山秀水,却鲜有人与自然安静接触的机会。

事实上,从本世纪初开始,围绕东湖怎么建,每年都在商议,决策者慎之又慎。合适路径出现前,先以“留白”保住了东湖的绿,再以东湖湖底隧道卸掉环湖路交通重负。2016年,东湖绿道一期开启建设,从前期踏勘、方案设计到具体建设,从交通统筹、岸线修葺到水质治理,从铺设绿道、保护古树到建设生态廊道,东湖绿道8年建设之路始终围绕着“人”的感受,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蓝图愿景。

万聪介绍,全长105公里的东湖绿道将环东湖片区的山、林、泽、园、岛、堤、田、湾等8种自然风貌有机串联,推动东湖连片发展,成就了我国最长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环湖绿道,也成为武汉市民和游客亲近自然的最大城市“生态绿心”。

他说,东湖绿道一期、二期建设中就有许多生态优先举措:建设“动物通道”,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4种方案,保护原始水杉林;全程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生态措施改良生态系统……

东湖绿道三期同样如此,沿线原有的400余棵法桐均被保留,并得到精心呵护。奥鑫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方张强介绍,在文澜门试验站至洪波门景点一线作业时,为了保护法桐,他们放弃了水泥泵车作业,改用滑槽从水泥搅拌车上输送混凝土,进行人工作业。

施工期间,为避免这些法桐被机械和建筑材料擦碰损伤,施工单位在法桐树干2米以下的部位环绕竹片,再用无纺布缠绕包裹,相当于给法桐穿上了“防护衣”。对于树龄较大、在多年生长中已经发生自然倾斜的法桐,施工过程中也一并安装了金属支撑架,防止日后继续倾斜倒伏。为了不破坏景观效果,这些金属支撑架还做了“美容”,全部打造为仿法桐枝干的模样,连断面的节疤都做得几可乱真。

为了不让施工影响东湖水质,施工区域设立了从水上到湖底的密闭围挡,可阻挡泥水、污水灌入东湖。围挡内是施工作业,围挡外是群鱼自在,还经常有水鸟盘旋停驻在围挡之上。晴好的日子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场景常常让工人们忍不住停下来欣赏一番。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东湖绿道沿线林木茂盛,湖中“水下森林”清晰可见。 韩昶光 摄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不可替代的东湖绿道

开局就不凡,东湖绿道一期建成后得到国际认可。2016年,联合国人居署授予东湖绿道“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并在第三次全球人居大会上进行国际宣传推广。2018年,《东湖绿道实施规划》获国际规划界最高奖“规划卓越奖”。

随着东湖绿道逐步向更可达、更完善、更生态、更包容“生长”,世界各国政要、高层频频访问武汉点赞东湖绿道,诸多国际性大型会节落地东湖。外交部向全球推介湖北视频中,东湖出现16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长、博鳌亚洲论坛重量级嘉宾到访东湖;国际摄影大师聚焦东湖……2022年底,《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武汉圆满举办,主会场正是东湖。愈发密集的世界目光聚焦于此,东湖成为武汉对外展示城市形象、中国展示生态成就的重要窗口,东湖绿道更是在一次次展示中声名远扬、迎八方客,东湖也真正成为世界名湖、人民乐园。今年元旦,东湖绿道累计接待游客量突破一亿人次大关。

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东湖、今天的东湖绿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生态明珠,东湖绿道地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的“出生”与“成长”恰逢其时。

天时地利具备,把百余公里的东湖绿道“养育好”绝非一朝一夕。它既是先天赐予的,也是精心浇灌的。绿道建成了,人的活动多了,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向好,打造更安全、生态、品质、便民的绿道,是东湖风景区每日不变的重点课题。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2023武汉马拉松,东湖绿道,选手驰骋赛道。长江日报记者 胡冬冬 航拍

6月16日,几位“神秘顾客”从不同入口来到东湖绿道一期、二期,漫步山水时,悄无声息地“扫描”东湖绿道肉眼可及的一切,时不时向工作人员“找茬”。这批“神秘顾客”是东湖风景区文旅局请来的第三方检测团队,8年不间断对东湖绿道沿线进行真实测评,形成报告后递交区文旅局,出现问题马上整改。“每次测评都能看到明显优化。”东湖第三方检测团队负责人高静对长江日报记者说:“从一期到三期,东湖绿道对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游客的期待值也会越来越高。我们‘找茬’就是为了给游客更好的东湖绿道。”

水是东湖的灵魂,也是东湖绿道“安身立命”之本。东湖风景区成立了湖泊保护与管理领导小组,编制出《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全面禁止经营性汽油、柴油船舶在东湖水域通行,下决心搞起“排口”革命,采用“原位生态改底技术”“分步沉水植物群落构建技术”等多种技术,构建东湖水下良性生态系统,重现320万平方米“水下森林”,子湖相通、江湖相济的大东湖生态蓝网和山体相连、山峦相映的大东湖生态绿网正稳步编织。

“作为生态绿道,东湖绿道一方面要维护好景区生态,另一方面也要满足游客需求。将生态保护和游客服务消费有机统一,则需要有所取舍。”东湖绿道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驿站商业和文旅项目招商实行负面清单制,凡有损东湖生态的一律不引进。东湖绿道的服务也尤为严苛。以保洁为例,把5分钟作为一个检验单位,确保犄角旮旯整洁如新。

东湖绿道在建设之初就立意“要少些人工雕琢、多些自然野趣”,每一个精心雕琢的阶段性成果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滋养着人们的休闲时光。今年春天,武汉马拉松提前到樱花季举行。在央视直播镜头中,东湖绿道山水相依、绿意盎然,沿线如云似霞的樱花绚烂盛放,来自世界各地的跑友们在繁花作伴下追风竞技,最美赛道的美好画卷跃然眼前。

武汉花木公司项目负责人魏哲说,东湖绿道三期新植的开花乔木主要是樱花,沿线新植近百株。以后,在武汉相约春天赏樱花,这条临湖樱花绿道将是新晋打卡地。

紧扣时代的发展脉搏、得天独厚的碧水青山、细致入微的管理服务,让东湖绿道成为一条不可替代的绝佳绿道,有了迎接世界目光的足够底气。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2024武汉马拉松,全球参赛者奔跑在樱花绽放的东湖绿道上。张瑾 摄

拥抱浩渺烟波,人民绿道融入生活

曾经游东湖,是旅游打卡;如今游东湖,是生活日常。时针拨转到东湖绿道开通前,东湖四大景区湖畔分踞,门票经济占主导,仅听涛景区免费对外开放。随着东湖绿道的延伸,东湖风景区逐步扩大免费开放范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变化中印入武汉人的脑海。

2016年底,28.6公里长的东湖绿道一期免费开放,磨山景区免费开放,102公里长的东湖绿道二期则与马鞍山森林公园的免费开放同步进行。2023年,一贯在每年花季开园的东湖牡丹园改为四季对外开放,成为东湖风景区首个非花期免费开放的花卉专类园。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免费开放面积之大在全国都少见。

百里绿道、千载民生,开放性成就了国际范儿。“这一大手笔是世界罕见的。”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区办事处高级人居官员布鲁诺·德肯曾表示,与伦敦、荷兰、日本等国家的世界知名绿道相比,东湖绿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国外的绿道通常建在郊野,而东湖绿道就在城市中心地带,人们出门不远即可享受绿色生活。“东湖绿道,在其宏大的尺度和以人为本的重述思想之上,更是当代武汉精神的展现。”东湖绿道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荣誉,更在于它将广阔的绿水青山还之于民,让老百姓得以用舒适的方式享受东湖的美好。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临武汉大学一侧的人行道修葺一新。陶进 摄

武汉大学与东湖原本就是一墙之隔、一步之遥。为了进一步优化校湖相望的景致,东湖绿道三期建设将武汉大学临东湖南路、长约2公里的密闭围墙予以拆除,并重建为有着透景栏杆的围墙,让武汉大学校园风景透出来,从洪波门、凌波门到扬波门,体育场、音乐厅、教学楼、大草坪等一览无余。

为了使围墙内外的景观效果融合有致,建设方不仅打造了围墙临近马路一侧的园林景观,连围墙沿线的校园内景观也一并作了改造提升。行于东湖南路,左首东湖,右首武大,同时被极致的自然美景和至臻的人文气息拥抱着、环绕着,幸福感从眼底直奔心底。

“东湖,常来常新。”这是与东湖相处过的人们最高频的评价。为了给大众持续带来更好的东湖绿道,东湖风景区8年没有片刻懈怠。绿道沿线驿站均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年均千余场大中小型游玩活动让东湖总有新玩法,东湖游船、皮划艇、桨板、帆船等水上运动将东湖水“拉进”男女老少的生活,华中首个空中旅游观光氦气球打开了东湖绿道空中游“赛道”,无人观光游船、无人驾驶飞行器等新尝试创意不断,以绿道为窗口展示着武汉的创新和活力。

夏日的晚上,刚刚小学毕业的小林和父母一起骑行在东湖绿道上。她说:“我特别喜欢来这里骑车,每年都要来好多次。爸爸、妈妈说,我是和东湖绿道一起长大的。他们答应我,等我上了初中就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来这里骑行了。”

人民绿道重新定义东湖

一对新人在东湖绿道拍摄幸福时刻。王彬 摄

历时8年,105公里长的东湖绿道已成为一条完完全全的人民绿道。它不在郊野,而是与城市和市民融合在一起,把生态、生活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甚至让区域发展围绕东湖来布局,真正实现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不断“生长”的东湖绿道重新定义了东湖,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武汉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现代化城市,一转身就能“拥抱”浩渺烟波和无边绿意,何其有幸。成环成网并非终点,未来的东湖绿道还将更加融入生活,给予人民的绿色空间越来越广。

编辑:万凌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25/17/02/27546.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6月25日 下午5:02
下一篇 2024年6月25日 下午5: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