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6月29日12时,长江汉口站水位为26.73米,高于设防水位1.73米。当天,长江救援志愿队各支队均加大了值守工作力度,以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其中,铁机码头支队的多名队员身着黄色短袖衫,在武昌铁机路汽渡码头长江边来回巡视,叮嘱市民在江边玩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劝市民最好不要下江游泳。铁机码头支队是今年4月份才成立的新支队,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第43个支队。

6月19日下午,在武昌江滩,长江救援志愿队总队给铁机码头支队授旗。当时,面向队旗,队员们举拳宣誓:“我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我承诺:不求回报,不图感恩,用生命守望生命,用大爱守望大江。”

2015年3月,长江救援志愿队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在那之后,志愿队启用上述誓词。自此,宣读誓词成为每个新队员的入队礼,践行誓词成为志愿队向社会作出的承诺。

“10年里,这4句话,我们做到了!”领誓结束后,长江救援志愿队总队长张建民对长江日报记者说。

这10年,在社会各方支持下,长江救援志愿队发生巨大变化,不变的是江中救人的大义大勇,守望生命的责任担当。10年,长江救援志愿队共救回1000余人。10年,“40后”牵手“00后”,奏响防溺水的长江和弦。

2051份“生死状”从江中救回千余人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救援队进行冲锋舟水上训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盛夏,清晨,一声巨响从江面传来。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陈才斌晨跑后正在月湖桥下的江滩歇息,循声望去,他看见一个人影在汉江中沉浮。随后,在惊呼声中,他看到又有一人从不远处高高的桥面跳下来,跳入江心急流。桥上,有人朝他大喊:“游泳的……快来救人啊!”

这就是后来火爆全网的辅警韩靖跳桥救人事件。陈才斌听到的那声巨响,是女子跳桥坠下被水拍击的声音。接着跳下的人,就是曾在海军陆战队服过役、英勇无畏的韩靖。

陈才斌56岁,刚跑完10公里。顾不得疲惫,他翻过护栏,把鞋袜一脱,扑通跃入江水中。他一边往韩靖那边游,一边大声问:“人呢?人在哪里?”韩靖说:“在这里,在这里,我正拉着她。”陈才斌游到韩靖身边,从背后托起女子,奋力往岸边带。龙灯堤支队的队友们闻声在岸上接应,与陈才斌合力将女子救起,随后,接应韩靖上岸。

韩靖告诉媒体记者,入江后他的衣服吸水,重得像手脚绑了沙袋,又被女子本能地死命抱住,他不得不调整救人姿势,耗费了大量体能。“陈师傅不仅救了那个女子,还救了我。”

事件复盘后,人们才知道,英雄的背后还有英雄。后来,武汉市公安局巡回宣讲韩靖壮举,专门介绍了长江救援志愿队在其中的贡献。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救援队进行冲锋舟水上训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今年溺水高发期到来前,类似的及时出手,志愿队已有多次:3月,平湖门支队队员赵肇珑跳进长江中,避开趸船漩涡,救下一名突发脑梗的游泳爱好者;4月,古田支队3名队员跃入汉江古田段深水中,把一名快被冲走的年轻女子救回;4月下旬,文昌门支队救起一位被长江江面下铁链困住的老人,因为是在船头急流中救人,危险度太高,5名队员下水才顺利完成救援工作。

为了充分提示风险,志愿队队员入队报名表上需要志愿者签字确认的承诺有5条。其中第5条写道:“本人在报名时意识到所志愿参与的救援行动本身所潜在的风险,包括人身伤害、物质和经济损失、工作受误,并且可能得不到合理的赔偿。”

这个条款自2010年志愿队创立沿用至今。队员们一面称第5条为“生死状”,一面照签不误。现有2051名队员,每人都填过报名表。

冲锋舟操作手戈力2022年5月份填表时,把第5条细读了两遍,读完便签了字。“我愿意承担所有风险,就是想成为志愿队队员。”

铁机码头支队43名队员来自同一个冬泳队。5年前他们首次申请加入长江救援志愿队,未能如愿。2023年年底再次申请,接受总队考察数月后,终于有机会宣誓。队员尹吉祥说,志愿队誓词和事迹特别感染人。

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长江救援志愿队的队员们与汹涌大江拼抢,共救回1000余条鲜活生命。

“无需救援才是最好的救援”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救援队队员在检查岸边救生器材。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水上救援是个技术活,队员定期参加集训,雷打不动。救生三件宝:救生杆、抛绳包、游泳圈,样样靠熟能生巧。志愿队副总队长周汉明介绍,10米开外,救人者第一次救援要把抛绳包抛到位,第二次救援要能把溺水者带上来,整个行动20秒内完成,才算训练合格。

“实战中,我们倡导大家把心得记下来,形成文字。湖北水域多,这些经验用得上。”周汉明说。

通过长期摸索,长江救援志愿队形成了水上救援“三优先”原则:岸上优先、团队优先、器材优先。具体包括:救援人员应尽量站在岸上救助溺水者,不轻易下水;救援时,队员们应分工合作、协同作战;尽量使用器材去救人,不要徒手救人。

“这三条原则,是队员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救援行动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得到同行证实的科学救援原则。”志愿队秘书长郝振海总结说,这10年,志愿队努力往救援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型。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救援队队员急救训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有一年,一位女子因感情纠葛割腕后跳江,小红帽支队队员不仅把她救起,还能娴熟地给其止血包扎,被群众赞为“一场完美救援”。这是志愿队里第一个全员拿到美国心脏协会急救资质证书、湖北省红十字会初级救生员证书的支队。支队长汤麟介绍,要拿到这些证,得能熟练使用AED心脏除颤仪等器械,掌握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创伤处置技能。

志愿队的培训导师、持证人既能对内“传帮带”,也对外参赛、提供技术指导,还向省内外多地输出救援经验。

“其实,每次交流我都还想说另一句话:无需救援才是最好的救援。”张建民说。

10年值守,立足于“救”,更重在“防”。队员们常年义务守望在长江、汉江两岸,涉及岸线长达300多公里。每人每年付出的时间,多的超过700小时,少的也有300小时。其中,介绍水情险点、铲除岸边青苔防滑坠、劝阻初学游泳者下水,是队员的工作常态,耗时也最多。

“我不会游泳,但我可以在岸上值守,也能向市民宣传防溺水知识。”2022年,七一中学教师许海凌一退休就申请加入志愿队,获准后经常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江边值守。因工作认真,表现出色,她获评2023年度优秀队员。

许海凌的女儿也是教师,经常自豪地对同事说:“我妈是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许海凌教过的学生也经常陪她在江边值守。今年3月,七一中学邀请许海凌和队友回校,给师生们上了一堂防溺水课。

江风吹黑的臂膀与孩子们稚嫩的小手同挽一根训练绳,拉动江中训练用假人;风浪里来去自如的“50后”“60后”老师,以通俗生动的讲课回应“10后”充满求知欲的小脸……10年来,长江救援志愿队联合有关部门,走进学校和社区,走近“下一代”,年均讲授百余场防溺水知识课。

从守一城到援危城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长江救援队进行冲锋舟水上训练。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6月18日18时,湖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早在4月,长江救援志愿队已经开展了冲锋舟等应急救援演练。

2016年,志愿队除了在两江四岸值守,还成立了应急队和民兵连,开始成建制地参加城市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救援。上级要求他们:“平常养精蓄锐,关键时刻必须顶上去。”2016年7月,志愿队100多名队员,驾乘冲锋舟,历经9天,辗转武汉市内和省内多地,转移受洪灾群众1227人。

2019年,志愿队受命参加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水上赛事安全保障工作。次日早上要用船,头天晚上队员们就去东湖边守船。深秋,夜雨中,在帐篷里打地铺的队员们冷得睡不着。第二天,他们精神抖擞地圆满完成任务。

2023年8月2日,听闻河北发生严重汛情,张建民一行13名队员疾驰14小时,于8月3日凌晨4时许抵达涿州市,随即展开50多个小时的救援,给村庄运去5吨救灾物资,转移村民200多人。回来后不久,志愿队收到一面快递过来的锦旗,上书:洪水无情人间有爱,落款:河北省涿州市码头镇孟家街村全体村民。

此后,山西临汾遭受洪灾村落,特大暴雨袭击下的河南省郑州、鹤壁、新乡,都出现过队员们奋力抢险救灾的身影。他们把守望长江的大爱播撒到全国各地。

张建民记得,2015年志愿队首次走出武汉,参加“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故搜救工作时,他们租的是一辆私家车,行程近200公里。去年驰援涿州,他们用3台自有车辆拖带5条冲锋舟,远赴1100多公里外的受灾一线。

“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壮大,离不开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好心市民的支持。”张建民记得很清楚:今年5月,他和武昌区应急管理局领导谈到文昌门支队没有贮存救生装备的房子时,该局随后就送来一顶帐篷。省市区消防、人武、应急、退役军人事务局、水上公安等部门和市民累计捐赠了18条冲锋舟给志愿队,每条舟价值2万元。政策支持、企业捐赠、市民出人出力,让志愿队快速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城市救援力量”。

救援队里迎来了“00后”年轻人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张建民(中)带领队员在江边巡逻。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张建民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创始人之一。2010年,刚退休的他与冬泳队伙伴们策划、商量,发起成立了武汉水上救援志愿服务队,这就是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前身。当时,俞关荣任总队长,他任常务副总队长。

志愿队副秘书长王兆汉介绍,2015年4月,俞关荣同志任期届满,张建民在15位候选人中得票数最高,当选为总队长。2018年换届,与会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张建民连任总队长。2021年再度换届,张建民以152张有效票全票又一次当选为总队长。

“张队长事事带头,大家服他。”多位队员记得,近10年来,经张建民手救起的溺水者有十多人,他在现场组织队友救起的溺水者超过100人。

“时代楷模”长江救援志愿队十年践一诺,大江上的誓言依旧铿锵

张建民(左一)带领队员在江边巡逻。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张建民是长江边长大的“武汉伢”,1974年参加工作,1991年入党。他从国棉六厂推车运砂的辅助工种干起,几年后被提升为管150人的轮班长,后来又升为细砂车间党支部书记,有国企管理经验。当选队长后,张建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手续,长江救援志愿队成为全国首个在市级民政局注册的公益救援性社会组织。“有了名分,正规化建设才能启动。”在他和队友奔走下,志愿队值守条件明显改善,管理制度迅速建立健全,现代化装备逐步增加,已跻身专业救援队行列。

人员规模上,志愿队从2014年底的18个支队114名队员,壮大到现在的43个支队2051名队员,人员增加了近17倍。

支队长汤麟2017年入队至今,为了值守的事,很多个人私事都顾不上。受他影响,2002年出生的儿子也参加了志愿队,参与寒暑假值守。汤麟所在支队里有3个“00后”,这一新闻还上了报纸。

目前,2000多人的队伍中,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才22岁,职业、阅历差别也大。没有权与利的吸引,只有使命与责任的约束。张建民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队伍里年轻人在增加,他们受教育水平高,救援理念新,志愿队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编辑:王钰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30/10/22/28164.html

(0)
nbdnews的头像nbdnews
上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上午10:22
下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上午10: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