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一个镶嵌在道路侧边“马路牙子”(路缘石)中的小圆柱,能秒变成为“睁大眼睛”的防汛哨兵。6月29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汉口滨江苑小区,在沿江大道一侧看到一个直径大约8厘米、与路缘石同高的圆形立柱镶嵌在路缘石中。如果不是有人告知,很难相信这个“小家伙”竟是防涝利器。
镶嵌在路沿的一体化积水监测仪。记者金文兵 摄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松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一种由该公司创新研发的一体化内涝监测水位计(路沿型)。“别看这个积水监测仪个头小巧,‘肚子’里大有乾坤:配备一块内置锂电,可长久续航3年;整合安装了雷达、压力、水位探测等多种传感器。一个小芯片就帮助解决城市积水大麻烦。”
路面没有积水时,它只需每天按设定时间“醒来”,上报一次“无积水”。平常的路面洒水、零星降雨,不会轻易惊动它。
镶嵌在路沿的一体化积水监测仪。记者金文兵 摄
一旦路面积水超过设定阈值,它就自动开启并每5分钟向后台传输一次数据;如果积水深度不断变化,那么,它就间隔1分钟上传水深、水温等相关数据,供后台指挥人员清晰掌握决策。
陈松介绍,目前在武汉各重点防渍点位,共安装了100多套积水监测仪。
近期,武汉迎来今年梅雨季的第二场强降雨,城市排水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武汉探索利用科技手段来取代人工排查。
3天前,武汉水务部门还联合新烽光电,在汉口江滩三阳广场的二级亲水平台,紧急安装了一套AI涉水联动语言报警系统。
这个头顶上的视频探头,集成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其中的图像识别功能,相当于在“视域”内设置了一道“电子围栏”,一旦有居民超过警戒线涉水,系统就会自动启动预警播报、劝告居民退回至安全区域,压减溺水风险。
据了解,集合云计算、大数据、模型模拟,数字孪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城市水系统智慧平台以及子系统——城市内涝监测及智慧管控调度系统,已经应用在武汉市、区两级水务系统。
相关负责人表示,“传感-传输-平台-应用”,通过这种前端识别预警、后端模型分析给出处置预案的方式,各种渍水情况和其他水务情况汇聚在一张“电子作战地图”上,武汉正在借助上述“智脑”来科学研判、科学调度城市水务,实现基于“一张图”的水务管控调度和作战指挥。
编辑:王钰
原创文章,作者:nbdnew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nbdnews.cn/30/10/22/28170.html